您在這裡

過年的禮儀

过年吃穿住

1.

    年三十是廚房裏最忙碌的時刻,年菜都在前幾天做好了,而年夜飯總要在年三十當天做出來。在北方,大年初一的餃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來。吃年夜飯,是春節家家戶戶最熱鬧愉快的時候。大年夜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闔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心頭的充實感真是難以言喻。人們既是享受滿桌的佳餚盛饌,也是享受那份快樂的氣氛,桌上有大菜、冷盆、熱炒、點心,一般少不了兩樣東西,一是火鍋、一是魚。火鍋沸煮,熱氣騰騰,溫馨撩人,說明紅紅火火;“魚”和“餘”諧音,是象徵“吉慶有餘”,也喻示“年年有餘”。還有蘿蔔俗稱菜頭,祝願有好彩頭;龍蝦、爆魚等煎炸食物,預祝家運興旺如“烈火烹油”。最後多為一道甜食,祝福往後的日子甜甜蜜蜜,這天,即使不會喝酒的,也多少喝一點。年夜飯的名堂很多,南北各地不同,有餃子、餛飩、長面、元宵等,而且各有講究。北京過年習慣吃餃子,是取新舊交替“更歲交子”的意思。又因為白麵餃子形狀像銀元寶,一盆盆端上桌象徵著“新年大發財,元寶滾進來”之意。有的包餃子時,還把幾枚沸水消毒後的硬幣包進去,說是誰先吃著了,就能多掙錢。

2.穿

    北京人過年特別講究穿的紅紅火火,以示一整年日子都會順暢,大人小孩都會穿新衣服以迎新年。

3.

    每年從農曆臘月二十三日起到除夕止,我國民間把這段時間叫做“迎春曰”,也叫“掃塵曰”。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北京稱“掃房”。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乾乾淨淨迎新春的氣氛。“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的風俗,由來已久。據《呂氏春秋》記載,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這一習俗寄託著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北京春節期間是不可以修房子的,只有等到正月初五“破五”後才能動工。

二、臘月過年習俗

  • 臘月歌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掃房子;

二十五,磨豆腐;

二十六,去割肉(燉燉肉);

二十七,宰公雞(殺灶雞);

二十八,把面發;

二十九,蒸饅頭;

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民諺:過了臘八就是年

農曆十二月初八是臘八節,被認為是奏響了春節的序曲,許多地方都會在臘八那天喝臘八粥,提醒人們要記住勤儉節約的美德。

節約的美德。

  • 臘月二十三

        民諺:二十三,糖瓜粘,灶君老爺要上天

臘月二十三,又稱“小年”,是民間祭灶的日子。民間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習俗,囙此祭灶王爺,只限於男子。

        民諺:二十四,掃房日

這天,家家戶戶要徹底打掃室內,俗稱掃塵土。掃塵土時,主婦通常先將房裏的床鋪傢俱遮罩起來,用頭巾將頭包好,用掃帚將牆壁上下掃乾淨,為的是除舊迎新,拔除不祥。

  • 臘月

        民諺:臘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

這天因各地民族和風俗傳統不同,所以各自的慶祝活動和飲食習慣也不盡相同,像漢族民間接玉皇、照田蠶、千燈節、趕亂歲等傳統活動。古時還有糊窗戶,但隨著社會發展,多數人家已失去糊窗戶的傳統,但貼窗花、貼福字、掛對聯是必不可少的程式。

  • 臘月二十六

        民諺:臘月二十六,殺豬割年肉

說的是這一天主要籌備過年的肉食。在過去,農村小孩最盼望的日子,就是臘月二十六。農耕社會經濟不發達,人們一年到頭難得吃塊肉。在這一天,即使再窮的家庭,也必須割幾斤肉,稱為“年肉”。

  • 臘月二十七

        民諺:臘月二十七,宰雞趕大集

這一天,家家戶戶趕集上店、集中採購。主要是買賣年節物品,例如:鞭炮、香燭、燒紙、牛羊肉、贈送小孩子的各種玩具禮品、女孩子的各種頭花飾物等等。在傳統民俗中,在這一天要集中洗澡、洗衣,去除一年的晦氣,準備迎接來年的新春。

  • 臘月二十八

        民諺:臘月二十八,打糕蒸饃貼花花

多數地方在這一天要趕制過年的麵食蒸。太原人要蒸好“糕兒饃饃兩笸籮”;河北人則是“蒸棗花”預備除夕祭禮祖宗作供品;河南人也是“二十八,蒸饃炸圪塔。”只有北京人慢半拍,在這天才“把面發”,等到二十九“蒸饅頭”。

  • 臘月二十九

        民諺:二十九,蒸饅頭

臘月二十九,也稱小除夕。舊俗認為從初一開始到初五不能動火蒸饅頭和炒菜,所以習慣在大年二十八、二十九這兩天做主食。這一天必須發麵、蒸饅頭,取一個“發”的吉祥語,意為發家、發財、發福。

  • 臘月三十

        民諺:臘月裏來

這一天主要的漢族民俗活動有祭祖,貼門神、貼春聯、貼年畫,放爆竹,給壓歲錢,吃年夜飯,送財神等。“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窮歲盡”,人們都要除舊佈新,有舊歲至此而除,來年另換新歲的意思,是農曆全年最後的一個晚上。

三、正月習俗

    放爆竹:在正月初一當天,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

    拜年:正月初一吃過早飯,人們走家串戶、登門拜年、互致問候。拜年習俗最早流行於明朝京都。朝官往來,不管認識與否都要互拜,百姓則各拜親友。

    PS:初一到初五民間禁忌頗多,如不能用生米做飯,婦女不能動針線,不能打掃衛生,不能打碎東西等。

    辦酒席:民間傳說正月初五是財神的生日,這天,家家置辦酒席,為財神賀辰。

    倒垃圾:家家戶戶還要裡裡外外進行一次大掃除,清除節日期間積攢的垃圾,清洗髒衣服等。

    吃餃子:初五還得吃餃子,祈求吉利和幸福。而且,這一天的餃子餡兒一定要自己剁噢,寓意把不順的東西都剁掉,預示著來年一切都順利。

    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是春節之後的第一個重要節日。中國幅員遼闊,歷史悠久,所以關於元宵節的習俗在全國各地也不盡相同,其中吃元宵、賞花燈、舞龍、舞獅子等是元宵節幾項重要民間習俗。

四、過年講究的禮儀

1.到底該怎麼拜年?

    提到拜年,有人握手,有人擁抱。其實,應該雙手抱拳“作揖”。這個動作平時不常做,但是在春節期間,就有特別喜慶的寓意。向人們作揖拜年並不奇怪,也不做作,反而能過顯示你對對方的重視!說明你這個人不隨意!但是,怎樣的動作才標準呢?標準的男子姿勢是右手成拳,左手包住,因為右手是攻擊手,包住要以示善意;女子則相反,但不抱拳,只壓手。這和自古“男左女右”傳統一脈相承。如左右手弄反的話,那可是哀拳,報喪、求饒才用噢!

2.吃頓禮貌、吉祥的年夜飯

    一家人團圓,開開心心圍著吃頓年夜飯,這個時候,如果表現得不好,可能會給人留下壞印象哦!吃飯不能吧唧嘴、吃飯時捧起碗是最基本的禮節。此外,晚輩還得記得幫長輩和小朋友舀湯、盛飯、夾菜。年夜飯裏的魚,一定要留下頭和尾,寓意新的一年有頭有尾。同是,吃完一面魚,記得不能說“翻”過來,要用“順”字。年夜飯上不要急著敬酒,要等大家喝完湯,稍微吃了點東西,墊墊胃之後再敬酒。而且要從長輩敬起。切記,過年喝酒不拼酒,圖個吉利,不貪杯!

3.為長輩守歲

    估計好多人現在都搞不懂“守歲”是為了什麼?守歲=熬夜?這個理解太膚淺!其實,守歲是為年事已高的父母長輩增福延壽。初一五更十分(即3—5點/10分),守歲完畢,晚輩應向長輩磕頭三次後,才能得到壓歲錢哦~都磕頭了,長輩怎麼會不喜歡呢?不過要提醒各位,廣西似乎很少磕頭的習俗,如果長輩接受不了這樣的大禮,可以鞠躬作揖哦~心意是最重要的!

4.送紅包有講究

    送紅包有什麼講究呢?除了數額要吉利之外,其實包裝也很重要!首先,當然不能讓“鈔票”裸奔啦!過去見過有人直接塞錢的,這樣做不僅顯得不重視,而且這不是明擺著顯擺自己是土豪嗎?!其次,如果封的是百元大鈔,最好選用大一點的紅包,不要讓鈔票在裡面折疊。想像一下,對方收到平整的鈔票,一定會覺得心情更好~更能記住這個封紅包的人!

5.送禮要用吉稱

    過年走親訪友,手上總得帶點兒禮物。這個時候,用上好聽、吉祥的稱呼,對方必定愛不釋手,送一籃橘子=送一籃吉祥如意,送一籃蘋果=送一籃平平安安,送你一本書=送你一本著作……總之,換個說法,圖個吉利、圖個好聽,更讓人感覺到你的用心。

6.拜親訪友有講究

    過年走親戚、拜訪朋友是慣例。但是總有的人以為都是自家人、老熟人,就直接上門了。雖然這樣莽撞的人不多,但還是要提醒各位,一定要提前電話告知,先問問對方有沒有空。不要一開口就說去拜年,如果對方真有不便之處,也不好拒絕。拜親朋也講究次序:初一拜本家;初二、初三拜母舅、姑丈、岳父等,直至十六日。按照這個順序拜年,既符合中華傳統,而且也用擔心順序排前排後得罪人。咱們中國是禮儀之邦!人們都會贊許講禮儀之人。尤其是長輩,見到懂禮貌的後輩,那必定是人前人後都給誇一遍,心情好了,還給你塞一個大紅包!讓你樂得合不攏嘴啊。

五、春節拜年禮儀

1、拜年前的預約

    拜年前要提前預約,不要和主人的其他拜年客“撞車”或是因主人也出門拜年而跑空趟,同時也給主人一個提前準備的時間。預約時間最好給主人有選擇的餘地,不要自己單方面定一個時間,共同約定的這個時間最好雙方都比較方便為宜。    

2、拜年的時間選擇

    一般向長輩拜年多選擇上午,節日期間不要過早,由於平時勞碌,年節期間人們一般起得較晚。若過早登門拜年,往往讓主人措手不及。如果被拜年者有年飯的招待,可根據飯局的時間來確定拜年的時間,要提前到達,不要等開飯的時間再到,應該留有寒暄問候聊天的時間。

3、拜年的禮品準備

    要根據拜年主要對象來選擇得體的禮品,如果對拜年對象很瞭解,可選擇對方喜歡的禮品,也算投其所好。如不太瞭解可選擇鮮花、水果、食品……也不會出錯。烟酒類要根據對象來確定,比如給奶奶拜年,送的卻是奶奶不受用的烟酒,這個就沒有意義了。如果主人家裡有小朋友也可適當選擇孩子喜歡的禮品。

4、拜年的服飾

    新年新氣象,到親朋家拜年,要注意自己的服飾得體,節日的服飾以都市休閒、時尚為主,不要穿的太運動,也不要穿晚禮服類的太正式。如果衣服顏色較深或是壓抑,可適當增添一些小飾物來點綴,新增節日氣氛。一家人的服裝色彩儘量做到協調,新增家庭的溫馨感。

5、做客的禮儀

    進門要根據親朋好友家的環境請求換鞋;對親朋好友家人一一打招呼(可提前瞭解親朋好友的家庭成員情况及稱呼);禮貌送上禮品;到親朋家做客,以客廳為主要活動場所,未經主人允許,不要主動到各個房間參觀;到親朋家要以主人家的生活習慣為主,不要象自己家的一樣隨意。與主人之間的聊天內容多以問候、寒暄,增進彼此感情為主。

6、拜年時間的控制

    如果是沒有飯局的拜年,一般控制在半個小時到1個小時為宜,如果有飯局,可適當在飯局前1個小時左右到,飯局結束後1個小時告辭,時間沒有固定限制,可根據與拜年對象的關係來選擇,以不新增拜年對象的接待負擔為宜。

7、餐桌禮儀

    參加主人新年招待宴席,要以長者為主,謙讓主座給長者,飯店裏的主座一般是離門最遠的,或是背對主持臺的為主座。在家多是面對廚房門的為主,也可因居家擺設看出主座位置,以左為大。中國的餐桌文化是一個交流的平臺,不要悶頭吃不說話,但也不要高談闊論。讓菜不夾菜、祝酒不勸酒,春節的飯菜講究年年有餘,所以不要吃光桌上的菜肴。

8、拜年時的聊天要領

    新年裏要多說讚美的話,讚美老人的氣色、健康、多給老人講話的機會,對中青年要多讚美事業、健康、家庭關係,對孩子要多讚美聰慧、學業、禮貌懂事,多談快樂的事情,少談抱怨牢騷的話題,皆應“過年言好事,出口稱吉祥”。以談對方為主,不要變成自己的表功會或是演講場,玩笑調侃也應適可而止,要掌握好度。如果對主人的家人不是太熟,也不要忽略,要主動問候打招呼。

六、春節拒酒詞

1.只要感情好,能喝多少,喝多少

    你可以展開說:“九千九百九十九朵玫瑰也難成全一個愛情。只有感情不够。才用玫瑰來湊。囙此,只要感情好,能喝多少,喝多少。我不希望我們的感情摻合那麼多'水分’。我雖然喝了一點兒,但這一點兒是一滴濃濃的情。點點滴滴都是情嘛!”

2.只要感情到了比特,不喝也會陶醉

    你試試這樣說:“跟你不喜歡的人在一起喝酒,是一種苦痛;跟你喜歡的人在一起喝酒,是一種感動。我們走到一塊,說明我們感情到了比特。只要感情到了比特,不喝也陶醉。

3.只要感情有,喝什麼都是酒

    你如果確實不能沾酒,就不妨說服對方,以飲料或茶水代酒。你問他:“我倆有沒有感情?”他會答:“有!”你順勢說:“只要感情有,喝什麼都是酒。感情是什麼?感情就是理解,理解萬歲!”你然後以茶代酒,表示一下。

4.感情淺,哪怕喝大碗;感情深,哪怕舔一舔

    酒桌上,千言萬語,無非歸結一個字“喝”。如:“你不喝這杯酒,一定嫌我長得醜。”如:“感情深,一口吞;感情淺,舔一舔。”勸酒者把喝酒的多少與人的美醜和感情的深淺扯到一塊。你可以駁倒它們的聯系:“如果感情的深淺與喝酒的多少成正比,我們這麼深的感情,一杯酒不足以體現。我們應該跳進酒缸裏,因為我們多年交情,清深似海。其實,感情淺,哪怕喝大碗;感情深,哪怕舔一舔。”

5.為了不傷感情,我喝;為了不傷身體,我喝一點

    他勸你:“喝!感情鐵,喝出血!寧傷身體,不傷感情;寧把腸胃喝個洞,也不讓感情裂個縫!”這是不理性的表現,你可以這樣回答:“我們要理性消費,理性喝酒。'留一半清醒,留一半西醉,至少在夢裡有你伴隨’,我是身體和感情都不願傷害的人。沒有身體,就不有能體現感情;沒有感情,就是行屍走肉!為了不傷感情,我喝;為了不傷身體,我喝一點兒。”

6.在這開心一刻,讓我們來做選擇題吧

    我們思路打開一些,拒酒的辦法就來了。他要借酒表達對你的情和意,你便說;“開心一刻是可以做選擇題的。表達情和意,可以:A.擁抱,B.把手,C.喝酒,任先選一項。我敬你,就讓你選;你敬我,應該該讓我選。現在,我選擇A.擁抱,好嗎?”

7.君子動口,不動手

    他要你乾杯,你可以巧沒“二難”,請君入甕。你問他:“你是願意當君子還是願意當小人?請你先回答這個問題。”他如果說“願意當君子”你便說“君子之交,淡如水”,以茶水代酒,或者說“君子動口,不動手,你動口喝”,請他喝;他如果說“願意當小人”,你便說“我不跟小人喝酒”,然後笑著坐下,他也無可奈何。總之,拒酒詞、拒酒的辦法還有很多,要隨機應變,“兵來將擋“。酒文化中既有勸酒詞,也有拒酒詞,你沒有酒量,憑著你的機智和口才也可以在交際場上應對,遊刃有餘

七、幼兒春節拜年禮儀

1.討口彩,學說吉祥話

    春節是我國傳統節日,拜年的吉祥話更是少不了。走親訪友期間,家長應教孩子說一些新年賀詞,如新年快樂、大吉大利、身體健康等,大人聽了非常開心,也可新增寶寶們的語言興趣,有利於發揮語言方面的特長。1歲以下的寶寶多半不會說話,可以用肢體語言來表達新年祝福。例如抱拳作揖、看到親朋好友微笑點頭,爸爸媽媽在旁配音。還可以在家人聚會時,表演一些自己拿手的節目,唱歌、跳舞等,而且是越多越好。

2.講故事,瞭解新年習俗

    春節,這麼有意義的節日,一定要讓寶寶們瞭解新年來歷和習俗,給他們講一些過年故事、傳說或生肖來源,還可新增親子互動。同時,這又是讓孩子對文字有最初認識的好時機,所以父母不妨和寶寶一起動手寫寫春聯,讓他體會到漢字的工整與字詞的奧妙。

3.辦年貨,“小鬼”早當家

    生活其實是最好的早教資料,應該儘早讓寶寶參與家庭的各種活動,如辦年貨。在置辦時,孩子可以接觸社會,認識各種東西,知道不同的購買地點和購買管道,在增長知識的同時也理解了消費這一社會行為,同時讓孩子明白自己是家庭的一員。每逢過年,很多家庭都會大掃除,讓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勞動,他會感到自己作為家庭一員的價值,增强家庭意識和責任感;孩子還可以從中體驗到父母勞動的辛苦。另外,在帶著孩子串親戚時,可以教孩子認識回家的路,培養孩子的方向感。

4.要守時,培養好習慣

    過節,也可以用來强化寶寶守時的觀念。父母在過節期間,帶著孩子走親訪友、外出遊玩時,一定要事先和孩子說清楚時間,如幾點鐘出發、預計幾點鐘到達。同時,孩子玩起來往往會沒有時間概念,可能連飯也不願意回家吃、覺也不願意回去睡。當孩子玩在興頭兒上時,不要驟然命令孩子停止,但可以事先對孩子有所提醒,讓他有準備地接受。例如可以對孩子說:可以再玩十分鐘,7點就要回家等,也可因勢利導,淡化孩子的興致或轉移注意力,幫助孩子結束遊戲。比如對孩子說,玩具也累了,需要休息,我們也回家睡覺吧。

5.知理財,從娃娃抓起

    恭喜發財,紅包拿來。壓歲錢是每個孩子新年最期盼的。很多家長認為沒收壓歲錢是最保險的方法,但孩子們通常很反感這種做法,反而弄巧成拙。在對待孩子壓歲錢的管理問題上,不應該採取強制專權,應讓孩子參與進來。給孩子建立一個壓歲錢的帳本,讓寶寶自己在上面記錄,從小培養他的理財意識,也可以與孩子共同討論壓歲錢的處理管道,並適當地給孩子話語權。教導他們壓歲錢更多代表著長輩對他們的關心、愛護以及金錢來之不易的道理。雖然是一個小小的舉動,但卻會使孩子產生一種被尊重的感覺,從而增强其自信心和幸福感。當然,如果孩子年齡尚小,家長應該做好相應引導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