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台灣美食小吃

肉圓

  • 注音一式: ㄖㄡˋ ㄩㄢˊ

  • 漢語拼音:ròu yuán

  • 釋義:一種臺灣的特色小吃,名稱得自於外觀,一般為直徑6~8公分左右的半透明扁圓形,是一種以地瓜粉、太白粉、或在來米粉、樹薯粉等資料作成的半透明肉圓皮包裹猪肉與其他配料的食品。除了最常見的圓形之外,亦有三角形的北斗肉圓,是相傳發源最早的肉圓,但現時不若圓形肉圓普及。

QQ图片20180521114407.png

碗粿

  • 注音一式: ㄨㄢˇ ㄍㄨㄛˇ

  • 漢語拼音:wǎn guǒ

  • 釋義:有時被誤寫為“碗稞”或“碗糕”(實際上是臺灣話的眨損語),是流行於臺灣的米食製品。因成品置於碗內,故名;分甜、鹹二類:甜碗粿是米漿經糊化後拌入糖蒸熟而成;鹹碗粿則是將糊化的米漿蒸過一次,將配料鋪於其上再蒸熟而得,並搭配醬油膏或甜辣醬食用。各地口味不同,作法與口味亦有明顯差异,有的地區會在米漿內加入醬料調味,外觀呈現暗褐色,有的則是白色。也有些地區會在碗粿上搭配菜脯(蘿蔔乾)食用。

QQ图片20180521114656.png

擔仔麵

  • 注音一式: ㄉㄢˋ ㄗˇ ㄇㄧㄢˋ

  • 漢語拼音:dàn zǐ miàn

  • 釋義:擔仔麵是一種發源於臺灣臺南的小吃。「擔仔」即臺語(閩南語)「挑肩擔」之意。2017年,台南市文化局舉辦台南文化關鍵詞推薦活動,擔仔麵成為網路票選第一名的推薦關鍵詞。

QQ图片20180521114904.png

蚵仔麵線

  • 注音一式: ㄜˊ ㄗˇ ㄇㄧㄢˋ ㄒㄧㄢˋ

  • 漢語拼音:é zǐ miàn xiàn

  • 釋義:臺灣小吃中極具有特色的一種,主要原料為蚵仔(小牡蠣)和麵線,蚵需先拌太白粉,但市面上也有許多是用大腸面線來販售。一碗蚵仔麵線的優劣决定於蚵的大小與新鮮度,拌太白粉時也必須注意蚵的完整性。豬大腸鹵制的過程,與整碗面線中的比例都是决定優劣的關鍵。在顧客購買蚵仔麵線時,商家通常會問要不要加辣,有些商家是以辣椒醬聞名。此外也可多加烏醋、蒜末、香菜等調味。

QQ图片20180521115510.png

刈包

  • 注音一式: ㄧˋ ㄅㄠ

  • 漢語拼音:yì bāo

  • 釋義:類似饅頭。兩者差別是饅頭為立體半球形,但刈包是長橢圓扁形,再對折起來包餡料。傳統餡料通常有:片狀五花鹵肉、酸菜、花生粉及香菜等。花生粉一般與糖混合,有甜味。另外,也有健康導向,以瘦肉代替五花肉的做法。因為其形狀及內餡似老虎的嘴,所以在臺灣亦被稱作虎咬猪,其吃法如同漢堡般,故有“臺式漢堡”、“臺灣漢堡”之名,也常被昵稱為“包包”。

QQ图片20180521115817.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