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词语:三关
《国语大辞典》中词语“三关”注音为ㄙㄢ ㄍㄨㄢ,拼音为sān guān,意思是1.三个关隘的合称:(1) 平靖关、武阳关(即武胜关)、黄峴关,为义阳(今河南省信阳县)之三关。《南齐书.卷一五.州郡志下》:「泰始中,立州於义阳郡。有三关之隘...
- 字词名: 三关
- 字词属性: 词组
- 注音一式: ㄙㄢ ㄍㄨㄢ
- 汉语拼音: sān guān
- 释义及组词:
1.三个关隘的合称:(1) 平靖关、武阳关(即武胜关)、黄峴关,为义阳(今河南省信阳县)之三关。《南齐书.卷一五.州郡志下》:「泰始中,立州於义阳郡。有三关之隘,北接陈、汝,控带许、洛。」(2) 上党、壶口、石陘,为上党(今山西省东南部地 )之三关。《后汉书.卷二八上.冯衍传》:「夫上党之地,有四塞之固,东带三关,西为国蔽。」唐.章怀太子.注:「三关谓上党关、壶口关、石陘关也。」(3) 阳平关、江关、白水关,为蜀之三关。《文选.干宝.晋纪总论》:「三关电扫,刘禪入臣。」唐.李善.注:「蜀有阳平、江关、白水关,此为三关。」(4) 北周以益津(今河北省霸县)、瓦桥(今河北省雄县)、草桥(今河北省高阳县)为三关,关北属辽。(5) 明时以居庸、紫荆、倒马为內三关。(6) 雁门、寧武、偏头,为山西乙则上之三官者废矣。」
2.身体食、视、听三要处。《淮南子.詮言》:「三官交爭,以义为制者,心也。」 - 字词号: 100540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