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字:下
《国语大辞典》中单字“下”注音为ㄒㄧㄚˋ,拼音为xià,部首为一,3笔画,意思是[名]1.低处、底部。与「上」相对。如:「底下」。《孟子.梁惠王上》:「犹水之就下。」2.称隶属於人者、地位较低者。如:...

- 字词名: 下
- 字词属性: 单字
- 部首字: 一
- 部首外笔画数: 2
- 縂笔画数: 3
- 异体字: 否
- 注音一式: ㄒㄧㄚˋ
- 汉语拼音: xià
- 释义及组词:
[名]
1.低处、底部。与「上」相对。如:「底下」。《孟子.梁惠王上》:「犹水之就下。」
2.称隶属於人者、地位较低者。如:「部下」、「手下」、「属下」、「名下」。《文选.曹冏.六代论》:「建置不久,则轻下慢上。」
3.內、里面。如:「心下」、「言下之意」、「意下如何」、「不在话下」。
4.方面。如:「四下看一看」。《清平山堂话本.柳耆卿诗酒翫江楼记》:「两下相思不相见,知他相会是何年。」
5.在某个期间或时节。如:「目下」、「时下」、「年下」、「眼下」。《红楼梦.第三一回》:「大节下怎么好好的哭起来?难道是为爭粽子吃,爭恼了不成?」
6.量词。计算动作次数的单位。如:「打十下手心」、「做五十下伏地挺身」。《红楼梦.第四七回》:「用拳头向他身上擂了几下。」
[动]
1.由高至低、降落。如:「下雨」、「下山」、「下坠」、「顺流而下」。《文选.左思.招隱诗二首之二》:「经始东山庐,果下自成榛。」
2.攻克。如:「不战而下」、「连下三城」。《史记.卷八○.乐毅传》:「齐城不下者,两城耳。」《三国演义.第一二回》:「可引得胜之兵攻之,一鼓可下。」
3.放入、投入。如:「下面」、「下毒药」、「下调味料」、「下网捕鱼」。
4.进入。如:「下水」、「下场比赛」。《儒林外史.第四二回》:「我家太老爷做著贵州的都督府,我是回来下场的。」
5.拆卸、除去。如:「下货」。《儒林外史.第一六回》:「过三日再不出,叫人来摘门下瓦。」
6.离去、退场。如:「鞠躬下台」、「你上场换他下来。」
7.结束工作或学习。如:「下课」、「下班」、「下工了」。
8.颁布、传达。如:「下詔」、「下命令」。《汉书.卷四.文帝纪》:「吾詔书数下,岁劝民种树。」
9.投送。如:「下状」、「下书」、「下帖」、「下战书」。
10. 从事、使用。如:「下棋」、「下刀」、「下笔如有神」。
11. 往、到。如:「南下」、「下乡视察」。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12. 轻视。宋.苏軾〈刘愷丁鸿孰贤论〉:「此范氏之所以贤鸿而下愷也。」
13. 谦抑、谦让。如:「礼贤下士」。《三国志.卷五八.吴书.陆逊传》:「臣虽駑懦,窃慕相如,寇恂相下之义,以济国事。」
14. 生、生产。如:「母鸡下蛋」。
15. 住宿、留宿。如:「下榻」。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官人要下呵,俺这里有干净的店。」
16. 做出某种说明、决定。如:「下定义」、「下结论」。
17. 低於、少於。如:「不下於」、「每年参加各种考试的人数不下二十万人。」
[形]
1.等级低。如:「下品」、「下策」、「下级」。
2.在后面的。如:「下次」、「下文」、「下月」、「下册」、「下半年」。
3.身分微贱的。如:「下人」、「下吏」。
4.自谦之词。如:「下官」、「下怀」、「下愚」。
[副]
1.表示动作完成或结束。如:「躺下」、「坐下」、「打下基础」、「立下决心」。
2.降低身分。如:「下嫁」、「不耻下问」。
3.容纳。如:「还坐得下吗?」、「情人眼里容不下一粒沙子。 - 字词号: 06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