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字:勒
《国语大辞典》中单字“勒”注音为(一)ㄌㄜˋ,拼音为(一)lè,部首为力,11笔画,意思是[名]1.有嚼口的马络头。《汉书.卷九四.匈奴传下》:「鞍勒一具,马十五匹。」唐.杜甫〈哀江头〉诗:「輦前才人带弓箭,白...

- 字词名: 勒
- 字词属性: 单字
- 部首字: 力
- 部首外笔画数: 9
- 縂笔画数: 11
- 异体字: 否
- 注音一式: (一)ㄌㄜˋ
- 汉语拼音: (一)lè
- 释义及组词:
[名]
1.有嚼口的马络头。《汉书.卷九四.匈奴传下》:「鞍勒一具,马十五匹。」唐.杜甫〈哀江头〉诗:「輦前才人带弓箭,白马嚼啮黄金勒。」
2.书法中横画的笔法。宋.陈思《书苑菁华.卷二.书法下.永字八法》:「横为勒。」
3.姓。如汉代有勒尊。
[动]
1.驾御。如:「勒马长城」。
2.约束、限制。《后汉书.卷二四.马援传》:「廖性宽缓,不能教勒子孙。」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卷五下.滇游日记三》:「而盘江自桥头南下,为越州后横亙山所勒,转而东流。」
3.统率、率领。《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亲勒六军,大陈戎马。」《三国演义.第二回》:「可召四方英雄之士,勒兵来京。」
4.强制、强迫。《隋书.卷二四.食货志》:「开皇三年,……,又於河西勒百姓立堡,营田积谷。」元.无名氏《鸳鸯被.第四折》:「只为那举债文书,我画的有亲笔跡,因此上被强勒为妻室。」
5.刻、写。如:「勒石」、「勒碑」。宋.陆游〈夜泊水村〉诗:「腰间羽箭九凋零,太息燕然未勒铭。」《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真个在时,你勒军令状来。」 - 多音参见讯息:
勒 (二)ㄌㄟ lēi(03223) - 字词号: 03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