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词语:十二因缘
《国语大辞典》中词语“十二因缘”注音为ㄕˊ ㄦˋ ㄧㄣ ㄩㄢˊ,拼音为shí èr yīn yuán,意思是佛教用语。佛教基本理论之一。指构成一切痛苦轮回的十二项要件。即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无明是指对佛法的无知;行是指有意志的行为;...
- 字词名: 十二因缘
- 字词属性: 词组
- 注音一式: ㄕˊ ㄦˋ ㄧㄣ ㄩㄢˊ
- 汉语拼音: shí èr yīn yuán
- 释义及组词: 佛教用语。佛教基本理论之一。指构成一切痛苦轮回的十二项要件。即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无明是指对佛法的无知;行是指有意志的行为;识是指死后,由於过去的行为,导致投生的心识;名色是指处在母胎中的身、心(识除外);六处是指眼、耳、鼻、舌、身、意六种身体感官和认识对象;触是指感官对现象的接触;受是指接触后产生的感受;爱是指感官接触后生起的欲望;取是指执著;有是指导致轮回的行为。十二缘起之间的关係像环鏈相扣。老死和一切苦缘於生;生缘於有;有缘於取;取缘於爱;爱缘於受;受缘於触;触缘於六处;六处缘於名色;名色缘於识;识缘於行;行缘於无明。后者决定前者的存在,因此去除无明就没有行,没有行就没有识的投胎,以至生和老死的一切烦恼也灭除。也称为「十二缘起」。
- 字词号: 087060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