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词语:太平鼓 (注音:ㄊㄞˋ ㄆㄧㄥˊ ㄍㄨˇ)

词语:太平鼓

《国语大辞典》中词语“太平鼓”注音为ㄊㄞˋ ㄆㄧㄥˊ ㄍㄨˇ,拼音为tài píng gǔ,意思是1.乐器名。以铁为腔,径四、五尺,蒙以皮纸,下有柄,串铁环,振动有声。旧时常用於春节时,或祭祀、跳神等活动。唐代已有,宋代称为「打断」。2.流行於北平、东北、陕...

  • 字词名: 太平鼓
  • 字词属性: 词组
  • 注音一式: ㄊㄞˋ ㄆㄧㄥˊ ㄍㄨˇ
  • 汉语拼音: tài píng gǔ

"太平鼓"的解释和用法
  • 释义及组词:
    1.乐器名。以铁为腔,径四、五尺,蒙以皮纸,下有柄,串铁环,振动有声。旧时常用於春节时,或祭祀、跳神等活动。唐代已有,宋代称为「打断」。
    2.流行於北平、东北、陕西、寧夏等地的舞蹈。各地跳法不同,表演者左手持鼓,右手握鼓鞭,一面击太平鼓,一面舞蹈或演唱。政和初曾被禁止,民间改名为「太平鼓」。也称为「单鼓」、「羊皮鼓」。
  • 字词号: 024780023
"太平鼓"的扩展信息
用户留言

暂无留言

请输入您的名称,自动过滤HTML標签,请不要带鏈接。
如果需要网站管理员与您联係,请输入您的邮箱,此邮箱不会被其他用户看到。
请输入留言内容,自动过滤HTML標签,请不要带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