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字:尸
《国语大辞典》中单字“尸”注音为ㄕ,拼音为shī,部首为尸,3笔画,意思是[名]1.死人的躯体。同「尸」。《左传.成公二年》:「襄老死於邲,不获其尸。」《文选.刘孝標.辩命论》:「至乃伍员浮尸於...

- 字词名: 尸
- 字词属性: 单字
- 部首字: 尸
- 部首外笔画数: 0
- 縂笔画数: 3
- 异体字: 否
- 注音一式: ㄕ
- 汉语拼音: shī
- 释义及组词:
[名]
1.死人的躯体。同「尸」。《左传.成公二年》:「襄老死於邲,不获其尸。」《文选.刘孝標.辩命论》:「至乃伍员浮尸於江流,三閭沉骸於湘渚。」
2.古时祭礼中代表死者受祭的活人。《仪礼.特牲馈食礼》:「主人再拜,尸答拜。」唐.李华〈卜论〉:「夫祭有尸,自虞夏商周不变,战国荡古法,祭无尸。」
3.神像、神主。《仪礼.士虞礼》:「祝迎尸,一人衰絰奉篚哭从尸。」唐.皮日休〈正尸祭〉:「生象其死,穷其思也,尸象其生,极其敬也。」
4.姓。如春秋时秦国有尸佼。
5.二一四部首之一。
[动]
1.主持。《诗经.召南.采苹》:「谁其尸之,有齐季女。」《新唐书.卷一一八.裴潾传》:「凡驛,有官专尸之。」
2.空占职位而不做事。如:「尸位素餐」。《庄子.逍遥游》:「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犹尸之,吾自视缺然。」
3.陈尸示眾。《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晋侯围曹门焉,多死,曹人尸诸城上。」《国语.晋语六》:「杀三郤而尸诸朝,纳其室以分妇人。」 - 字词号: 086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