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词语:法显 (注音:ㄈㄚˇ ㄒㄧㄢˇ)

词语:法显

《国语大辞典》中词语“法显”注音为ㄈㄚˇ ㄒㄧㄢˇ,拼音为fǎ xiǎn,意思是人名。(西元399~416)东晋高僧。平阳郡武阳(今山西省襄丘县)人。俗姓龚,三岁为沙弥,二十岁受比丘戒。因感於当时律典的缺乏。乃於晋安帝隆安三年前往印度求法。

  • 字词名: 法显
  • 字词属性: 词组
  • 注音一式: ㄈㄚˇ ㄒㄧㄢˇ
  • 汉语拼音: fǎ xiǎn

"法显"的解释和用法
  • 释义及组词: 人名。(西元399~416)东晋高僧。平阳郡武阳(今山西省襄丘县)人。俗姓龚,三岁为沙弥,二十岁受比丘戒。因感於当时律典的缺乏。乃於晋安帝隆安三年前往印度求法。至义熙八年才返国,前后共歷十五年,携回了《摩訶僧祗眾律》、《十诵律》、《杂阿毗曇心》、《大般泥洹经》、《弥沙塞律》、《长阿含经》、《杂阿含经》等,都是当时中土所无的大小乘的基本要籍。並和佛驮跋陀罗共译出《摩訶僧祗律》、《僧祗比丘戒本》、《大般泥洹经》等,此外法显还將他西行求法的经歷写成《歷游天竺记传》,保存许多宝贵的西域古代史地资料,极为各国歷史学者和考古学者所重视。
  • 字词号: 015360106
"法显"的扩展信息
用户留言

暂无留言

请输入您的名称,自动过滤HTML標签,请不要带鏈接。
如果需要网站管理员与您联係,请输入您的邮箱,此邮箱不会被其他用户看到。
请输入留言内容,自动过滤HTML標签,请不要带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