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词语:白渠 (注音:ㄅㄞˊ ㄑㄩˊ)

词语:白渠

《国语大辞典》中词语“白渠”注音为ㄅㄞˊ ㄑㄩˊ,拼音为bái qú,意思是汉武帝太始二年所开凿的人工灌溉渠道。位於关中平原,自谷口南流至櫟阳,注入渭水,长约二百里,灌溉面积高达四五○○顷。唐朝分为太白、中白、南白三渠。自西元一九三○年...

  • 字词名: 白渠
  • 字词属性: 词组
  • 注音一式: ㄅㄞˊ ㄑㄩˊ
  • 汉语拼音: bái qú

"白渠"的解释和用法
  • 释义及组词: 汉武帝太始二年所开凿的人工灌溉渠道。位於关中平原,自谷口南流至櫟阳,注入渭水,长约二百里,灌溉面积高达四五○○顷。唐朝分为太白、中白、南白三渠。自西元一九三○年后,改筑涇惠渠。《汉书.卷二九.沟洫志》:「太始二年,赵中大夫白公復奏穿渠。引涇水,首起谷口,尾入櫟阳,注渭中,袤二百里,溉田四千五百余顷,因名曰:『白渠』。」
  • 字词号: 001320362
"白渠"的扩展信息
与AI对话机器人交流
用户留言

暂无留言

请输入您的名称,自动过滤HTML標签,请不要带鏈接。
如果需要网站管理员与您联係,请输入您的邮箱,此邮箱不会被其他用户看到。
请输入留言内容,自动过滤HTML標签,请不要带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