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词语:萧萧 (注音:ㄒㄧㄠ ㄒㄧㄠ)

词语:萧萧

《国语大辞典》中词语“萧萧”注音为ㄒㄧㄠ ㄒㄧㄠ,拼音为xiāo xiāo,意思是1.状声词:(1) 形容马鸣声。唐.杜甫〈兵车行〉:「车轔轔,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2) 形容风声。《史记.卷八六.刺客传.荆軻传》:「风萧萧兮易水寒...

  • 字词名: 萧萧
  • 字词属性: 词组
  • 注音一式: ㄒㄧㄠ ㄒㄧㄠ
  • 汉语拼音: xiāo xiāo

"萧萧"的解释和用法
  • 释义及组词:
    1.状声词:(1) 形容马鸣声。唐.杜甫〈兵车行〉:「车轔轔,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2) 形容风声。《史记.卷八六.刺客传.荆軻传》:「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復还。」(3)形容落叶声。唐.杜甫〈登高〉诗:「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 袞袞来。」
    2.白发稀疏的样子。宋.陆游〈南乡子.早岁入皇州〉词:「三十年来真一梦,堪愁。客路萧萧两鬢秋。」金.元好问〈石州慢.击筑行歌〉词:「漫漫长路,萧萧两鬢黄尘,骑驴漫与行人语。」
  • 字词号: 070080020
"萧萧"的扩展信息
用户留言

暂无留言

请输入您的名称,自动过滤HTML標签,请不要带鏈接。
如果需要网站管理员与您联係,请输入您的邮箱,此邮箱不会被其他用户看到。
请输入留言内容,自动过滤HTML標签,请不要带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