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字:逆
《国语大辞典》中单字“逆”注音为ㄋㄧˋ,拼音为nì,部首为辵,10笔画,意思是[动]1.迎接。《书经.顾命》:「以二干戈,虎賁百人,逆子釗於南门之外。」宋.苏軾〈留侯论〉:「楚庄王伐郑,郑伯肉袒牵羊...

- 字词名: 逆
- 字词属性: 单字
- 部首字: 辵
- 部首外笔画数: 6
- 縂笔画数: 10
- 异体字: 否
- 注音一式: ㄋㄧˋ
- 汉语拼音: nì
- 释义及组词:
[动]
1.迎接。《书经.顾命》:「以二干戈,虎賁百人,逆子釗於南门之外。」宋.苏軾〈留侯论〉:「楚庄王伐郑,郑伯肉袒牵羊以逆。」
2.接受。《左传.昭公二十五年》:「有司逆命,公之使速杀之。」
3.违背、不顺从。如:「忤逆」、「忠言逆耳」。《孟子.离娄上》:「顺天者存,逆天者亡。」宋.欧阳修〈纵囚论〉:「不立异以为高,不逆情以干誉。」
4.抗拒、抵抗。《战国策.齐策三》:「恐秦兼天下而臣其君,故专兵一志於逆秦。」
[形]
1.不顺的。如:「逆境」。
2.倒出的。如:「批其逆麟」。
[副]
1.反、倒。如:「倒行逆施」、「反向逆行」。唐.杜甫〈復愁〉诗一二首之一:「野鶻翻窥草,村船逆上溪。」
2.预先。如:「逆料」。三国蜀.诸葛亮〈闻孙权破曹休魏兵东下关中虚弱上言〉:「凡事如是,难可逆见。」
[名]
背叛者。如:「討逆」。晋.刘琨〈与石勒书〉:「得主则为义兵,附逆则为贼眾。」 - 字词号: 03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