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属性: 1
部首外笔画数: 12
注音一式: (一)ㄎㄢˋ
汉语拼音: (一)kàn
相反词:
相似词:
释义: [动]
1.视、看。《说文解字.门部》:「闞,望也。」《文选.嵇康.琴赋》:「邪睨崑崙,俯闞海湄。」唐.韩愈〈寄卢仝〉诗:「每骑屋山下窥闞,浑舍惊怕走折趾。」也作「瞰」。
2.临近、靠近。《玉篇.门部》:「闞,临也。」《宋史.卷三六五.岳飞传》:「又遣兵东援刘锜,西援郭浩,自以其军长驱以闞中原。」明.刘基《郁离子.麋虎》:「虎逐麋,麋奔而闞于崖,跃焉。」
[名]
姓。如春秋时齐国有闞止,唐代有闞稜。
多音参见讯息: (二)((一)之又音)ㄎㄢˇ kǎn(04518)(三)ㄏㄢˇ hǎn(04865)
编按:
异体字: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