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属性: 1
部首外笔画数: 10
注音一式: ㄑㄧˊ
汉语拼音: qí
相反词:
相似词:
释义: [名]
1.装在竿上,有特別图案,作为某种標帜或号令的布帛或纸。如:「国旗」、「旌旗」、「令旗」、「摇旗吶喊」。《文选.贾谊.过秦论》:「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而响应。」宋.王安石〈桂枝香.登临送目〉词:「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2.清代军队的部署单位。参见「八旗」条。
3.清代蒙古的行政区域。相当於「县」。参见「盟旗制度」条。
4.姓。如汉代有旗光。
多音参见讯息:
编按:
异体字: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