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詞語:不識之無 (注音:ㄅㄨˋ ㄕˋ ㄓ ㄨˊ)

詞語:不識之無

《國語大辭典》中詞語“不識之無”注音為ㄅㄨˋ ㄕˋ ㄓ ㄨˊ,拼音為bù shì zhī wú,意思是之無,唐代白居易出生六七個月時,即能辨別「之」、「無」二字。見《舊唐書.卷一六六.白居易傳》。故後世用以比喻極淺顯易懂的字。不識之無比喻不識字或毫無學問。清.黃...

  • 字詞名: 不識之無
  • 字詞屬性: 詞組
  • 注音一式: ㄅㄨˋ ㄕˋ ㄓ ㄨˊ
  • 漢語拼音: bù shì zhī wú

"不識之無"的解釋和用法
  • 釋義及組詞: 之無,唐代白居易出生六七個月時,即能辨別「」、「」二字。見《舊唐書.卷一六六.白居易傳》。故後世用以比喻極淺顯易懂的字。不識之無比喻不識字或毫無學問。清.黃景仁〈除夕述懷〉詩:「有兒名一生,廢學增痴憨;曾不識之無,但索梨與柑。」
  • 字詞號: 005651239
"不識之無"的擴展信息
與AI對話機器人交流
用戶留言

暫無留言

請輸入您的名稱,自動過濾HTML標簽,請不要帶鏈接。
如果需要網站管理員與您聯係,請輸入您的郵箱,此郵箱不會被其他用戶看到。
請輸入留言内容,自動過濾HTML標簽,請不要帶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