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詞語:亭長 (注音:ㄊㄧㄥˊ ㄓㄤˇ)

詞語:亭長

《國語大辭典》中詞語“亭長”注音為ㄊㄧㄥˊ ㄓㄤˇ,拼音為tíng zhǎng,意思是秦漢之制,每十里一亭,亭有長,掌理捕劾盜賊。《史記.卷八.高祖本紀》:「及壯,試為吏,為泗水亭長。」唐.李華〈弔古戰場文〉:「亭長告余曰:『此古戰場也,常覆三軍...

  • 字詞名: 亭長
  • 字詞屬性: 詞組
  • 注音一式: ㄊㄧㄥˊ ㄓㄤˇ
  • 漢語拼音: tíng zhǎng

"亭長"的解釋和用法
  • 釋義及組詞: 秦漢之制,每十里一亭,亭有長,掌理捕劾盜賊。《史記.卷八.高祖本紀》:「及壯,試為吏,為泗水亭長。」唐.李華〈弔古戰場文〉:「亭長告余曰:『此古戰場也,常覆三軍。往往鬼哭,天陰則聞。』」也稱為「亭父」。
  • 字詞號: 027430009
"亭長"的擴展信息
與AI對話機器人交流
用戶留言

暫無留言

請輸入您的名稱,自動過濾HTML標簽,請不要帶鏈接。
如果需要網站管理員與您聯係,請輸入您的郵箱,此郵箱不會被其他用戶看到。
請輸入留言内容,自動過濾HTML標簽,請不要帶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