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詞語:出脫
《國語大辭典》中詞語“出脫”注音為ㄔㄨ ㄊㄨㄛ,拼音為chū tuō,意思是1.開脫罪名。《水滸傳.第二二回》:「知縣卻和宋江最好,有心要出脫他,只把唐牛兒來再三推問。」《警世通言.卷七.陳可常端陽仙花》:「你兩個老人家將我去府中,等我...
- 字詞名: 出脫
- 字詞屬性: 詞組
- 注音一式: ㄔㄨ ㄊㄨㄛ
- 漢語拼音: chū tuō
- 釋義及組詞:
1.開脫罪名。《水滸傳.第二二回》:「知縣卻和宋江最好,有心要出脫他,只把唐牛兒來再三推問。」《警世通言.卷七.陳可常端陽仙花》:「你兩個老人家將我去府中,等我郡王面前實訴,也出脫了可常和尚。」也作「出豁」。
2.賣出、脫手。元.秦&90ba._104_
0.gif;夫《東堂老.第一折》:「出脫了些奇珍異寶,花費了些精銀響鈔。」《醒世恆言.卷三.賣油郎獨占花魁》:「朱重得了這些便宜,自己轉賣與人,也放些寬。所以他的油比別人分外容易出脫。」也作「出手」。
3.少年男女到了青春期間,體態容貌轉為美好出眾。《紅樓夢.第四回》:「其模樣雖然出脫得齊整,然大概自是不改,熟人易認。」也作「出挑」、「出跳」。
4.更換、調理。《二刻拍案驚奇.卷一○》:「你與小叔叔把頭梳一梳,替他身上出脫一出脫。」
5.解決。《景德傳燈錄.卷一八.福州玄沙師備禪師》:「若有智慧,即今便得出脫。」也作「出活」。 - 字詞號: 08526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