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詞語:剔犀 (注音:ㄊㄧ ㄒㄧ)

詞語:剔犀

《國語大辭典》中詞語“剔犀”注音為ㄊㄧ ㄒㄧ,拼音為tī xī,意思是一種漆雕的製法。首先用不同顏色的漆,以分層設色的方法塗在製好的胎骨上,然後在漆層上剔刻出圖案。雕刻時刀鋒斜下,使不同顏色的漆層能夠顯現,狀似犀皮。通常以朱、黑二...

  • 字詞名: 剔犀
  • 字詞屬性: 詞組
  • 注音一式: ㄊㄧ ㄒㄧ
  • 漢語拼音: tī xī

"剔犀"的解釋和用法
  • 釋義及組詞: 一種漆雕的製法。首先用不同顏色的漆,以分層設色的方法塗在製好的胎骨上,然後在漆層上剔刻出圖案。雕刻時刀鋒斜下,使不同顏色的漆層能夠顯現,狀似犀皮。通常以朱、黑二色為主,且因以花紋形態來區別,故多限於雲紋、回形紋幾種。《金瓶梅.第五五回》:「不一時,只見剔犀官桌上列著幾十樣大菜,幾十樣小菜,都是珍羞美味。」
  • 字詞號: 026210016
"剔犀"的擴展信息
用戶留言

暫無留言

請輸入您的名稱,自動過濾HTML標簽,請不要帶鏈接。
如果需要網站管理員與您聯係,請輸入您的郵箱,此郵箱不會被其他用戶看到。
請輸入留言内容,自動過濾HTML標簽,請不要帶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