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詞語:包拯 (注音:ㄅㄠ ㄓㄥˇ)

詞語:包拯

《國語大辭典》中詞語“包拯”注音為ㄅㄠ ㄓㄥˇ,拼音為bāo zhěng,意思是人名。(西元998~1061)字希仁,宋合肥人。性剛直,歷官天章閣待制、龍圖閣直學士。知開封府,辦案嚴正,不避權貴,時人比其為「黃河清」。當時京師流傳「關節不到...

  • 字詞名: 包拯
  • 字詞屬性: 詞組
  • 注音一式: ㄅㄠ ㄓㄥˇ
  • 漢語拼音: bāo zhěng

"包拯"的解釋和用法
  • 釋義及組詞: 人名。(西元998~1061)字希仁,宋合肥人。性剛直,歷官天章閣待制、龍圖閣直學士。知開封府,辦案嚴正,不避權貴,時人比其為「黃河清」。當時京師流傳「關節不到,有閻羅包老」之語,為宋代有名的清官,卒諡孝肅。也稱為「包待制」、「包龍圖」、「包公」、「包青天」。
  • 字詞號: 002020070
"包拯"的擴展信息
用戶留言

暫無留言

請輸入您的名稱,自動過濾HTML標簽,請不要帶鏈接。
如果需要網站管理員與您聯係,請輸入您的郵箱,此郵箱不會被其他用戶看到。
請輸入留言内容,自動過濾HTML標簽,請不要帶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