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詞語:十二時 (注音:ㄕˊ ㄦˋ ㄕˊ)

詞語:十二時

《國語大辭典》中詞語“十二時”注音為ㄕˊ ㄦˋ ㄕˊ,拼音為shí èr shí,意思是1.古人分一天為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中、日中、日昳、晡時、日入、黃昏、人定等十二個時辰。2.全天。唐.王維〈送楊長史赴果州〉詩:「鳥道一千里,猿聲十...

  • 字詞名: 十二時
  • 字詞屬性: 詞組
  • 注音一式: ㄕˊ ㄦˋ ㄕˊ
  • 漢語拼音: shí èr shí

"十二時"的解釋和用法
  • 釋義及組詞:
    1.古人分一天為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中、日中、日昳、晡時、日入、黃昏、人定等十二個時辰。
    2.全天。唐.王維〈送楊長史赴果州〉詩:「鳥道一千里,猿聲十二時。」《宋史.卷三八五.葛邲傳》:「十二時中,莫欺自己。」
    3.詞牌名。宋鼓吹四曲之一。此調有仄韻、平韻兩體。
  • 字詞號: 087060255
"十二時"的擴展信息
用戶留言

暫無留言

請輸入您的名稱,自動過濾HTML標簽,請不要帶鏈接。
如果需要網站管理員與您聯係,請輸入您的郵箱,此郵箱不會被其他用戶看到。
請輸入留言内容,自動過濾HTML標簽,請不要帶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