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詞語:南北和議 (注音:ㄋㄢˊ ㄅㄟˇ ㄏㄜˊ ㄧˋ)

詞語:南北和議

《國語大辭典》中詞語“南北和議”注音為ㄋㄢˊ ㄅㄟˇ ㄏㄜˊ ㄧˋ,拼音為nán běi hé yì,意思是1.清宣統三年(西元1911),武昌起義後,革命軍與清廷在上海談判,結果北洋軍閥袁世凱趁勢要脅清帝退位,並取得政權。2.民國七年北京政府徐世昌,南方軍政府岑春煊...

  • 字詞名: 南北和議
  • 字詞屬性: 詞組
  • 注音一式: ㄋㄢˊ ㄅㄟˇ ㄏㄜˊ ㄧˋ
  • 漢語拼音: nán běi hé yì

"南北和議"的解釋和用法
  • 釋義及組詞:
    1.清宣統三年(西元1911),武昌起義後,革命軍與清廷在上海談判,結果北洋軍閥袁世凱趁勢要脅清帝退位,並取得政權。
    2.民國七年北京政府徐世昌,南方軍政府岑春煊,雙方派人於上海開會議合,但遭到皖系軍閥段祺瑞破壞,未能達成協議。
  • 字詞號: 0297900030
"南北和議"的擴展信息
用戶留言

暫無留言

請輸入您的名稱,自動過濾HTML標簽,請不要帶鏈接。
如果需要網站管理員與您聯係,請輸入您的郵箱,此郵箱不會被其他用戶看到。
請輸入留言内容,自動過濾HTML標簽,請不要帶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