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漢字:吳 (注音:ㄨˊ,部首:口)

漢字:吳

《國語大辭典》中單字“吳”注音為ㄨˊ,拼音為wú,部首為口,7筆畫,意思是[動]大聲說話、喧譁。《說文解字.夨部》:「吳,大言也。」清.段玉裁.注:「大言即謂譁也。」《詩經.魯頌.泮水》:「烝烝...

  • 字詞名:
  • 字詞屬性: 單字
  • 部首字:
  • 部首外筆畫數: 4
  • 縂筆畫數: 7
  • 異體字: 否
  • 注音一式: ㄨˊ
  • 漢語拼音: wú

"吳"的解釋和用法
  • 釋義及組詞:
    [動]
    大聲說話、喧譁。《說文解字.夨部》:「吳,大言也。」清.段玉裁.注:「大言即謂譁也。」《詩經.魯頌.泮水》:「烝烝皇皇,不吳不揚。」
    [名]
    1.國名。周代諸侯國。泰伯封於吳地,故址在今江蘇省無錫縣。傳到夫差,為越王句踐所滅。
    2.朝代名:(1) (西元222~280)三國之一。三國時期孫權所建。故址據有江、浙、湘、鄂、閩、粵、安南等地。後為晉朝所滅。(2) (西元902~937)十國之一。五代時期楊行密所建。故址據有淮南、江西等地。後為南唐徐知誥所篡。
    3.地名。即蘇州。又江蘇省春秋時為吳國地,故也稱為「」。
    4.姓。如清代有吳敬梓。
  • 字詞號: 11247
"吳"的語音
來自《國語辭典》的語音:
"吳"的擴展信息
與AI對話機器人交流
用戶留言

暫無留言

請輸入您的名稱,自動過濾HTML標簽,請不要帶鏈接。
如果需要網站管理員與您聯係,請輸入您的郵箱,此郵箱不會被其他用戶看到。
請輸入留言内容,自動過濾HTML標簽,請不要帶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