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漢字:嘶 (注音:ㄙ,部首:口)

漢字:嘶

《國語大辭典》中單字“嘶”注音為ㄙ,拼音為sī,部首為口,15筆畫,意思是[動]馬鳴。《廣韻.平聲.齊韻》:「嘶,馬嘶。」北周.庾信〈伏聞遊獵詩〉:「馬嘶山谷響,弓寒桑柘鳴。」唐.溫庭筠〈菩薩蠻...

  • 字詞名:
  • 字詞屬性: 單字
  • 部首字:
  • 部首外筆畫數: 12
  • 縂筆畫數: 15
  • 異體字: 否
  • 注音一式: ㄙ
  • 漢語拼音: sī

"嘶"的解釋和用法
  • 釋義及組詞:
    [動]
    馬鳴。《廣韻.平聲.齊韻》:「嘶,馬嘶。」北周.庾信〈伏聞遊獵詩〉:「馬嘶山谷響,弓寒桑柘鳴。」唐.溫庭筠〈菩薩蠻.玉樓明月長相憶〉詞:「門外草萋萋,送君聞馬嘶。」
    [形]
    1.聲音沙啞。如:聲嘶力竭」。《北史.卷三一.高允傳》:「崔公聲嘶股戰,不能 一言。」
    2.聲音淒愴、幽咽。南朝梁.簡文帝〈夜望單飛雁〉詩:「天霜河白夜星稀,一雁聲嘶何處歸。」
  • 字詞號: 09947
"嘶"的語音
來自《國語辭典》的語音:
"嘶"的擴展信息
與AI對話機器人交流
用戶留言

暫無留言

請輸入您的名稱,自動過濾HTML標簽,請不要帶鏈接。
如果需要網站管理員與您聯係,請輸入您的郵箱,此郵箱不會被其他用戶看到。
請輸入留言内容,自動過濾HTML標簽,請不要帶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