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詞語:常遇春 (注音:ㄔㄤˊ ㄩˋ ㄔㄨㄣ)

詞語:常遇春

《國語大辭典》中詞語“常遇春”注音為ㄔㄤˊ ㄩˋ ㄔㄨㄣ,拼音為cháng yù chūn,意思是人名。(西元1330~1369)字伯仁,明懷遠人。貌奇偉,善射,有勇力。輔佐明太祖轉戰江南,所向皆捷;又率師北征,下元都,逐元帝,平定天下。累官至左副將軍,擢為...

  • 字詞名: 常遇春
  • 字詞屬性: 詞組
  • 注音一式: ㄔㄤˊ ㄩˋ ㄔㄨㄣ
  • 漢語拼音: cháng yù chūn

"常遇春"的解釋和用法
  • 釋義及組詞: 人名。(西元1330~1369)字伯仁,明懷遠人。貌奇偉,善射,有勇力。輔佐明太祖轉戰江南,所向皆捷;又率師北征,下元都,逐元帝,平定天下。累官至左副將軍,擢為中書、平章軍國重事,贈中書右丞相。封鄂國公、開平王。謚忠武。
  • 字詞號: 084540130
"常遇春"的擴展信息
與AI對話機器人交流
用戶留言

暫無留言

請輸入您的名稱,自動過濾HTML標簽,請不要帶鏈接。
如果需要網站管理員與您聯係,請輸入您的郵箱,此郵箱不會被其他用戶看到。
請輸入留言内容,自動過濾HTML標簽,請不要帶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