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漢字:更
《國語大辭典》中單字“更”注音為(一)ㄍㄥ,拼音為(一)gēng,部首為曰,7筆畫,意思是[動]1.改換、變換。如:「變更」、「更改」。唐.王維〈秋夜曲〉:「桂魄初生秋露微,輕羅已薄未更衣。」唐.元稹〈估客樂〉...

- 字詞名: 更
- 字詞屬性: 單字
- 部首字: 曰
- 部首外筆畫數: 3
- 縂筆畫數: 7
- 異體字: 否
- 注音一式: (一)ㄍㄥ
- 漢語拼音: (一)gēng
- 釋義及組詞:
[動]
1.改換、變換。如:「變更」、「更改」。唐.王維〈秋夜曲〉:「桂魄初生秋露微,輕羅已薄未更衣。」唐.元稹〈估客樂〉詩:「自茲相將去,誓死意不更。」
2.代替。《呂氏春秋.仲春紀.仲春》:「用圭璧,更皮幣。」
[名]
1.古代表示夜間計時的用語。一夜分為五更,每更約兩小時。如:「三更燈火五更雞」。五代十國南唐.李煜〈浪淘沙.簾外雨潺潺〉詞:「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
2.古代徭役的名稱。參見「更賦」條。
3.姓。如戰國時魏國有更羸。 - 多音參見訊息:
更 (二)ㄐㄧㄥ jīng(05916)
更 (三)ㄍㄥˋ gèng(04131) - 字詞號: 04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