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漢字:比
《國語大辭典》中單字“比”注音為(一)ㄅㄧˇ,拼音為(一)bǐ,部首為比,4筆畫,意思是[動]1.較量。《文選.張華.鷦鷯賦》:「將以上方不足,而下比有餘。」《文選.賈誼.過秦論》:「試使山東之國與陳涉度長絜...

- 字詞名: 比
- 字詞屬性: 單字
- 部首字: 比
- 部首外筆畫數: 0
- 縂筆畫數: 4
- 異體字: 否
- 注音一式: (一)ㄅㄧˇ
- 漢語拼音: (一)bǐ
- 釋義及組詞:
[動]
1.較量。《文選.張華.鷦鷯賦》:「將以上方不足,而下比有餘。」《文選.賈誼.過秦論》:「試使山東之國與陳涉度長絜大,比權量力,則不可同年而語矣。」
2.媲美。《三國演義.第三六回》:「此人每嘗自比管仲、樂毅。」
3.依照、仿照。如:「比著葫蘆畫瓢」。《戰國策.齊策四》:「食之,比門下之客。」
4.用手勢摹擬動作。《紅樓夢.第二九回》:「因為寶姐姐要看獃雁,我比給他看,不想失了手。」
5.打譬喻。《紅樓夢.第三四回》:「別說多了,只拿前兒琪官的事比給你們聽。」
6.表示勝負結果的對比。如:「競賽結果為五比一。」
7.同類的兩量相除,求出前量為後量的幾倍或幾分之幾,以A:B或A/B表示。
[名]
1.《詩經》六義之一。即譬喻。《詩經.大序》:「《詩》有六義焉,一曰風,二曰賦,三曰比,四曰興,五曰雅,六曰頌。」
2.事例。《禮記.王制》:「眾疑赦之,必察小大之比以成之。」漢.鄭玄.注:「已行故事曰比。」
3.比利時的簡稱。
4.二一四部首之一。
[介]
比較程度、性狀的差別。如:「你有很多地方比我強。」 - 多音參見訊息:
比 (二)ㄅㄧˋ bì(00330)
比 (三)ㄆㄧˊ pí(00816) - 字詞號: 0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