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漢字:浹
《國語大辭典》中單字“浹”注音為ㄐㄧㄚˊ,拼音為jiá,部首為水,10筆畫,意思是[動]1.透澈、浸透。《淮南子.原道》:「不浸於肌膚,不浹於骨髓。」《後漢書.卷一○.獻帝伏皇后傳》:「操出,顧左右,汗...
- 字詞名: 浹
- 字詞屬性: 單字
- 部首字: 水
- 部首外筆畫數: 7
- 縂筆畫數: 10
- 異體字: 否
- 注音一式: ㄐㄧㄚˊ
- 漢語拼音: jiá
- 釋義及組詞:
[動]
1.透澈、浸透。《淮南子.原道》:「不浸於肌膚,不浹於骨髓。」《後漢書.卷一○.獻帝伏皇后傳》:「操出,顧左右,汗流浹背。」
2.通達。《荀子.解蔽》:「其所以貫理焉,雖億萬已不足浹萬物之變,與愚者若一。」
3.循環一周。如天干由甲日至癸日稱為「浹日」;地支由子日至亥日稱為「浹辰」。
[形]
融洽。唐.韓愈〈新修滕王閣記〉:「其歲九月,人吏浹和。」
[副]
遍。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卷一○上.滇遊日記十二》:「山雨忽來,傾盆倒峽,浹地交流。」 - 字詞號: 05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