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漢字:灰
《國語大辭典》中單字“灰”注音為ㄏㄨㄟ,拼音為huī,部首為火,6筆畫,意思是[名]1.物體燃燒後所剩下的屑末。如:「骨灰」、「紙灰」。唐.韋應物〈傷逝〉詩:「染白一身黑,焚木盡成灰。」唐.李商隱〈...

- 字詞名: 灰
- 字詞屬性: 單字
- 部首字: 火
- 部首外筆畫數: 2
- 縂筆畫數: 6
- 異體字: 否
- 注音一式: ㄏㄨㄟ
- 漢語拼音: huī
- 釋義及組詞:
[名]
1.物體燃燒後所剩下的屑末。如:「骨灰」、「紙灰」。唐.韋應物〈傷逝〉詩:「染白一身黑,焚木盡成灰。」唐.李商隱〈無題〉詩:「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乾。」
2.塵土。如:「風吹得到處都是灰。」《文選.陸機.挽歌三首之二》:「昔為七尺軀,今成灰與塵。」《宋史.卷一八二.食貨志下四》:「東南鹽禁加密,犯法被罪者多,民間食鹽,雜以灰土。」
3.石灰的簡稱。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卷九.金石部.石灰》:「所在近山處者皆有之,燒青石為灰也。」
[形]
1.淺黑色。如:「灰布」、「灰鼠」。
2.志氣消沉、沮喪。如:「心灰意冷」。宋.陸游〈舟中偶書〉詩:「四方本是丈夫事,白首自憐心未灰。」
[動]
1.燃燒。《抱朴子.內篇.釋滯》:「不灰之木,不熱之火。」《後漢書.卷八○.文苑傳上.杜篤傳》:「燔康居,灰珍奇。」
2.碎裂。漢.曹操〈上書謝策命魏公〉:「灰軀盡命,報塞厚恩。」 - 字詞號: 05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