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詞語:畢逋 (注音:ㄅㄧˋ ㄅㄨ)

詞語:畢逋

《國語大辭典》中詞語“畢逋”注音為ㄅㄧˋ ㄅㄨ,拼音為bì bū,意思是1.狀聲詞。形容禽類尾部擺動或鼓翅的聲音。《續漢書志.第一三.五行志一》:「桓帝之初,京都童謠曰:『城上烏,尾畢逋。公為吏,子為徒。』」宋.劉宰〈野犬行〉:「犬...

  • 字詞名: 畢逋
  • 字詞屬性: 詞組
  • 注音一式: ㄅㄧˋ ㄅㄨ
  • 漢語拼音: bì bū

"畢逋"的解釋和用法
  • 釋義及組詞:
    1.狀聲詞。形容禽類尾部擺動或鼓翅的聲音。《續漢書志.第一三.五行志一》:「桓帝之初,京都童謠曰:『城上烏,尾畢逋。公為吏,子為徒。』」宋.劉宰〈野犬行〉:「犬餓得食聲咿嗚,烏驅不去尾畢逋。」也作「腷膊」。
    2.烏鴉。《樂府詩集.卷四七.清商曲辭四.唐.顧況.烏夜啼二首之一》:「畢逋發刺月銜城,八九雛飛其母驚。」
  • 字詞號: 003830003
"畢逋"的擴展信息
與AI對話機器人交流
用戶留言

暫無留言

請輸入您的名稱,自動過濾HTML標簽,請不要帶鏈接。
如果需要網站管理員與您聯係,請輸入您的郵箱,此郵箱不會被其他用戶看到。
請輸入留言内容,自動過濾HTML標簽,請不要帶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