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漢字:知
《國語大辭典》中單字“知”注音為(一)ㄓ,拼音為(一)zhī,部首為矢,8筆畫,意思是[動]1.明白、了解、察覺。如:「相知相許」。唐.李紳〈古風〉詩二首之二:「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2.識別、區別。《...

- 字詞名: 知
- 字詞屬性: 單字
- 部首字: 矢
- 部首外筆畫數: 3
- 縂筆畫數: 8
- 異體字: 否
- 注音一式: (一)ㄓ
- 漢語拼音: (一)zhī
- 釋義及組詞:
[動]
1.明白、了解、察覺。如:「相知相許」。唐.李紳〈古風〉詩二首之二:「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2.識別、區別。《禮記.樂記》:「知樂則幾於禮矣。」《淮南子.脩務》:「孿子之相似者,唯其母能知之。」
3.相交、交往。《左傳.昭公四年》:「公孫明知叔孫於齊。」《荀子.不苟》:「君子易知而難狎。」
4.招待、禮遇、賞識。《南史.卷一九.謝靈運傳》:「自謂才能宜參權要,既不見知,常懷慎惋。」唐.岑參〈北庭西郊候封大夫受降回軍獻上〉詩:「何幸一書生,忽蒙國士知。」
5.掌管、主持。《國語.越語》:「有能助寡人謀而退吳者,吾與之共知越國之政。」《新唐書.卷八五.王世充傳》:「帝愛昵之,拜江都通守,兼知宮監事。」
[名]
1.識見、學問。如:「求知」、「真知灼見」。《論語.子罕》:「吾有知乎哉?無知也。」
2.意識、感覺。《荀子.王制》:「草木有生而無知。」漢.范縝〈神滅論〉:「手等亦應能有痛癢之知。」
3.知己、朋友。如:「故知」、「舊雨新知」。 - 多音參見訊息:
知 (二)ㄓˋ zhì(07567) - 字詞號: 07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