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詞語:筒欽 (注音:ㄊㄨㄥˇ ㄑㄧㄣ)

詞語:筒欽

《國語大辭典》中詞語“筒欽”注音為ㄊㄨㄥˇ ㄑㄧㄣ,拼音為tǒng qīn,意思是樂器名。是藏族、蒙古族吹奏的樂器。古代用於軍樂,約在西元十世紀,就已使用於西藏西部的阿里地區古格王國的宮廷樂隊。銅製,筒身分上、下兩節,上細下粗,上端吹口呈杯狀...

  • 字詞名: 筒欽
  • 字詞屬性: 詞組
  • 注音一式: ㄊㄨㄥˇ ㄑㄧㄣ
  • 漢語拼音: tǒng qīn

"筒欽"的解釋和用法
  • 釋義及組詞: 樂器名。是藏族、蒙古族吹奏的樂器。古代用於軍樂,約在西元十世紀,就已使用於西藏西部的阿里地區古格王國的宮廷樂隊。銅製,筒身分上、下兩節,上細下粗,上端吹口呈杯狀,下端呈喇叭狀。吹奏時,將號筒扛於一人肩上,另一人手扶筒的上部吹奏。音量宏大,發音粗獷、低沉,令人有恐怖感。多用於喇嘛寺院佛事、儀式樂隊。也稱為「大銅角」、「銅冬」、「銅洞」。
  • 字詞號: 029110002
"筒欽"的擴展信息
用戶留言

暫無留言

請輸入您的名稱,自動過濾HTML標簽,請不要帶鏈接。
如果需要網站管理員與您聯係,請輸入您的郵箱,此郵箱不會被其他用戶看到。
請輸入留言内容,自動過濾HTML標簽,請不要帶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