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詞語:絳帖 (注音:ㄐㄧㄤˋ ㄊㄧㄝˋ)

詞語:絳帖

《國語大辭典》中詞語“絳帖”注音為ㄐㄧㄤˋ ㄊㄧㄝˋ,拼音為jiàng tiè,意思是北宋潘師旦以「淳化閣帖」為底本所摹刻的帖子,二十卷。內容有所增損,因刻於絳州(今山西新絳),故稱為「絳帖」,世稱為「潘駙馬帖」。相傳潘氏死後,其二子各分得十卷。

  • 字詞名: 絳帖
  • 字詞屬性: 詞組
  • 注音一式: ㄐㄧㄤˋ ㄊㄧㄝˋ
  • 漢語拼音: jiàng tiè

"絳帖"的解釋和用法
  • 釋義及組詞: 北宋潘師旦以「淳化閣帖」為底本所摹刻的帖子,二十卷。內容有所增損,因刻於絳州(今山西新絳),故稱為「絳帖」,世稱為「潘駙馬帖」。相傳潘氏死後,其二子各分得十卷。長子將上十卷抵債沒入公庫,絳州官署補刻餘卷,稱為「東庫本」;次子補刻前十卷,稱為「私家本」。後又有新絳本、偽刻十二卷本及其他翻刻本行世。原拓本傳世極少,今僅存宋拓殘本若干卷。見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一五.淳化閣帖》。
  • 字詞號: 059100001
"絳帖"的擴展信息
與AI對話機器人交流
用戶留言

暫無留言

請輸入您的名稱,自動過濾HTML標簽,請不要帶鏈接。
如果需要網站管理員與您聯係,請輸入您的郵箱,此郵箱不會被其他用戶看到。
請輸入留言内容,自動過濾HTML標簽,請不要帶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