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漢字:脫
《國語大辭典》中單字“脫”注音為(二)ㄊㄨㄟˋ,拼音為(二)tuì,部首為肉,11筆畫,意思是[動]蟬、蛇等動物脫去皮殼,或指人死超生。通「蛻」。《莊子.玉樂》:「蝴蝶胥也化而為蟲,生於灶下,其狀若脫。」《聊齋志異...

- 字詞名: 脫
- 字詞屬性: 單字
- 部首字: 肉
- 部首外筆畫數: 7
- 縂筆畫數: 11
- 異體字: 否
- 注音一式: (二)ㄊㄨㄟˋ
- 漢語拼音: (二)tuì
- 釋義及組詞:
[動]
蟬、蛇等動物脫去皮殼,或指人死超生。通「蛻」。《莊子.玉樂》:「蝴蝶胥也化而為蟲,生於灶下,其狀若脫。」《聊齋志異.卷二.珠兒》:「冤閉窮泉,不得脫化。」
[副]
寬舒、舒展、身心愉悅。《淮南子.精神》:「今夫繇者,揭钁臿,負籠土,鹽汗交流,喘息薄喉,當此之時,得茠越下,則脫然而喜矣。」漢.高誘.注:「脫,舒也。言繇人之得小休息,則氣得舒,故喜也。」 - 多音參見訊息:
脫 (一)ㄊㄨㄛ tuō(02806) - 字詞號: 02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