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詞語:茅土 (注音:ㄇㄠˊ ㄊㄨˇ)

詞語:茅土

《國語大辭典》中詞語“茅土”注音為ㄇㄠˊ ㄊㄨˇ,拼音為máo tǔ,意思是古代天子以五色土為社祭的祭壇,分封諸侯時,按封地所在方向取壇上一色土,包以白茅,覆以黃土,給受封者在封國內立社,稱為「茅土」。《漢書.卷九九.王莽傳上》:「成王...

  • 字詞名: 茅土
  • 字詞屬性: 詞組
  • 注音一式: ㄇㄠˊ ㄊㄨˇ
  • 漢語拼音: máo tǔ

"茅土"的解釋和用法
  • 釋義及組詞: 古代天子以五色土為社祭的祭壇,分封諸侯時,按封地所在方向取壇上一色土,包以白茅,覆以黃土,給受封者在封國內立社,稱為「茅土」。《漢書.卷九九.王莽傳上》:「成王廣封周公庶子六人,皆有茅土。」《文選.李陵.答蘇武書》:「陵謂足下當享茅土之薦,受千乘之賞。」
  • 字詞號: 011620007
"茅土"的擴展信息
用戶留言

暫無留言

請輸入您的名稱,自動過濾HTML標簽,請不要帶鏈接。
如果需要網站管理員與您聯係,請輸入您的郵箱,此郵箱不會被其他用戶看到。
請輸入留言内容,自動過濾HTML標簽,請不要帶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