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漢字:蕭
《國語大辭典》中單字“蕭”注音為ㄒㄧㄠ,拼音為xiāo,部首為艸,16筆畫,意思是[名]1.一種香草。即艾蒿。《說文解字.艸部》:「蕭,艾蒿也。」《詩經.王風.采葛》:「彼采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

- 字詞名: 蕭
- 字詞屬性: 單字
- 部首字: 艸
- 部首外筆畫數: 12
- 縂筆畫數: 16
- 異體字: 否
- 注音一式: ㄒㄧㄠ
- 漢語拼音: xiāo
- 釋義及組詞:
[名]
1.一種香草。即艾蒿。《說文解字.艸部》:「蕭,艾蒿也。」《詩經.王風.采葛》:「彼采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孔穎達正義引陸機曰:「今人所謂荻蒿者是也。」
2.姓。如南朝梁有蕭統。
[形]
1.寂寥、冷清。如:「蕭索」、「蕭瑟」、「景氣蕭條」。晉.劉伶〈北芒客舍詩〉:「蚊蚋歸豐草,枯葉散蕭林。」
2.莊嚴、恭謹。通「肅」。《論語.季氏》:「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牆之內 。」何晏集解引鄭玄曰:「蕭之言肅也,牆謂屏也,君臣相見之禮,至屏而加肅敬焉,是以謂之蕭牆。」 - 字詞號: 07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