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詞語:藩籬 (注音:ㄈㄢˊ ㄌㄧˊ)

詞語:藩籬

《國語大辭典》中詞語“藩籬”注音為ㄈㄢˊ ㄌㄧˊ,拼音為fán lí,意思是1.用柴竹編成屏蔽的圍牆,引申為保護防衛。漢.賈誼〈過秦論下〉:「楚師深入,戰于鴻門,曾無藩籬之固。」晉.陸機〈辯亡論上〉:「城地無藩籬之固,山川無阜之勢。」2...

  • 字詞名: 藩籬
  • 字詞屬性: 詞組
  • 注音一式: ㄈㄢˊ ㄌㄧˊ
  • 漢語拼音: fán lí

"藩籬"的解釋和用法
  • 釋義及組詞:
    1.用柴竹編成屏蔽的圍牆,引申為保護防衛。漢.賈誼〈過秦論下〉:「楚師深入,戰于鴻門,曾無藩籬之固。」晉.陸機〈辯亡論上〉:「城地無藩籬之固,山川無阜之勢。」
    2.範圍、邊界。漢.賈誼〈過秦論上〉:「乃使蒙恬北築長城而守藩籬。」也作「籓籬」。
  • 字詞號: 016280008
"藩籬"的擴展信息
與AI對話機器人交流
用戶留言

暫無留言

請輸入您的名稱,自動過濾HTML標簽,請不要帶鏈接。
如果需要網站管理員與您聯係,請輸入您的郵箱,此郵箱不會被其他用戶看到。
請輸入留言内容,自動過濾HTML標簽,請不要帶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