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詞語:虞候 (注音:ㄩˊ ㄏㄡˋ)

詞語:虞候

《國語大辭典》中詞語“虞候”注音為ㄩˊ ㄏㄡˋ,拼音為yú hòu,意思是1.古代掌山澤之官。《左傳.昭公二十年》:「藪之薪蒸,虞候守之。」2.隋太子衛率有左右虞候府,掌斥候伺姦。3.唐方鎮置都虞候、虞候,為軍校之名稱;至五代都虞候等...

  • 字詞名: 虞候
  • 字詞屬性: 詞組
  • 注音一式: ㄩˊ ㄏㄡˋ
  • 漢語拼音: yú hòu

"虞候"的解釋和用法
  • 釋義及組詞:
    1.古代掌山澤之官。《左傳.昭公二十年》:「藪之薪蒸,虞候守之。」
    2.隋太子衛率有左右虞候府,掌斥候伺姦。
    3.唐方鎮置都虞候、虞候,為軍校之名稱;至五代都虞候等遂為禁衛之官,宋因之,元以後廢。
    4.對下級吏員、侍從的通稱。《京本通俗小說.碾玉觀音》:「當時虞候聲諾來尋。這個看郡王的人,是甚色目人?」
  • 字詞號: 116160006
"虞候"的擴展信息
與AI對話機器人交流
用戶留言

暫無留言

請輸入您的名稱,自動過濾HTML標簽,請不要帶鏈接。
如果需要網站管理員與您聯係,請輸入您的郵箱,此郵箱不會被其他用戶看到。
請輸入留言内容,自動過濾HTML標簽,請不要帶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