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漢字:訾
《國語大辭典》中單字“訾”注音為(二)ㄗˇ,拼音為(二)zǐ,部首為言,13筆畫,意思是[動]1.詆毀。《莊子.山木》:「若夫乘道德而浮游則不然,无譽无訾。」唐.韓愈〈進學解〉:「是所謂詰匠氏之不以杙為楹,而...
- 字詞名: 訾
- 字詞屬性: 單字
- 部首字: 言
- 部首外筆畫數: 6
- 縂筆畫數: 13
- 異體字: 否
- 注音一式: (二)ㄗˇ
- 漢語拼音: (二)zǐ
- 釋義及組詞:
[動]
1.詆毀。《莊子.山木》:「若夫乘道德而浮游則不然,无譽无訾。」唐.韓愈〈進學解〉:「是所謂詰匠氏之不以杙為楹,而訾醫師以昌陽引年,欲進其豨苓也。」
2.厭惡。《管子.形勢》:「訾食者不肥體。」唐.尹知章.注:「訾,惡也。」
3.計算、衡量。《商君書.墾令》:「訾粟而稅,則上壹而民平。」
4.考慮。《韓非子.亡徵》:「心悁忿而不訾前後者,可亡也。」
[形]
約束的、參照的。《管子.君臣上》:「吏嗇夫盡有訾程事律論法辟,衡權斗斛;文劾不以私論,而以事為正。」
[名]
瑕疵。《禮記.檀弓下》:「故子之所刺於禮者,亦非禮之訾也。」 - 多音參見訊息:
訾 (一)ㄗ zī(09396) - 字詞號: 09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