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漢字:跡
《國語大辭典》中單字“跡”注音為ㄐㄧ,拼音為jī,部首為足,13筆畫,意思是[名]1.步行時所遺留的印痕。如:「足跡」、「蹤跡」、「匿跡」、「絕跡」。唐.韋應物〈寄全椒山中道士〉詩:「落葉滿空山,...

- 字詞名: 跡
- 字詞屬性: 單字
- 部首字: 足
- 部首外筆畫數: 6
- 縂筆畫數: 13
- 異體字: 否
- 注音一式: ㄐㄧ
- 漢語拼音: jī
- 釋義及組詞:
[名]
1.步行時所遺留的印痕。如:「足跡」、「蹤跡」、「匿跡」、「絕跡」。唐.韋應物〈寄全椒山中道士〉詩:「落葉滿空山,何處尋行跡。」
2.事物的遺痕。如:「痕跡」、「筆跡」、「墨跡」、「跡象」。《呂氏春秋.慎行論.疑似》:「疑似之跡,不可不察。」
3.前人留下來的事物、功業。晉.陶淵明〈贈羊長史詩〉:「賢聖留餘跡,事事在中都。」
[動]
1.考察、探究。《楚辭.屈原.九章.惜誦》:「言與行其可跡兮,情與貌其不變。」《漢書.卷四八.賈誼傳》:「臣竊跡前事,大抵彊者先反。」
2.遵循、仿效。《文選.張衡.西京賦》:「都邑游俠,張趙之倫,齊志無忌,擬跡田文 。」 - 字詞號: 05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