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漢字:革
《國語大辭典》中單字“革”注音為(一)ㄍㄜˊ,拼音為(一)gé,部首為革,9筆畫,意思是[名]1.去毛且經過加工處理的獸皮。《說文解字.革部》:「獸皮治去其毛曰革。」如:「皮革」。《詩經.召南.羔羊》:「羔羊...

- 字詞名: 革
- 字詞屬性: 單字
- 部首字: 革
- 部首外筆畫數: 0
- 縂筆畫數: 9
- 異體字: 否
- 注音一式: (一)ㄍㄜˊ
- 漢語拼音: (一)gé
- 釋義及組詞:
[名]
1.去毛且經過加工處理的獸皮。《說文解字.革部》:「獸皮治去其毛曰革。」如:「皮革」。《詩經.召南.羔羊》:「羔羊之革,素絲五緎。」
2.人體肌膚上的厚皮。《禮記.禮運》:「四體既正,膚革充盈,人之肥也。」
3.古代軍人所穿的甲冑。如:「金革」、「兵革」。《史記.卷二三.禮書》:「故堅革利兵不足以為勝,高城深池不足以為固,嚴令繁刑不足以為威。」
4.《易經》卦名。六十四卦之一。離(☲)下兌(☱)上,表去故、變革之象。
5.姓。如漢代有革鑒,明代有革從時。
6.二一四部首之一。
[動]
1.變更、改換。如:「改革」、「洗心革面」。晉.桓玄〈鸚鵡賦〉:「革好音以遷善,效言語以自騁。」
2.除去。如:「革職」。北齊.劉晝《劉子.卷九.風俗》:「立禮教以革其弊性,風移俗易而天下正矣。」 - 多音參見訊息:
革 (二)ㄐㄧˊ jí(05364) - 字詞號: 03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