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詞語:鬧娥 (注音:ㄋㄠˋ ㄜˊ)

詞語:鬧娥

《國語大辭典》中詞語“鬧娥”注音為ㄋㄠˋ ㄜˊ,拼音為nào é,意思是舊時元宵節婦女頭上插帶的裝飾品,用烏金紙剪成飛蛾,繫在針上。宋.楊無咎〈人月圓.月華燈影光相射〉詞:「鬧娥斜插,輕衫乍試,閒趁尖耍。」元.周密《武林舊事.卷二....

  • 字詞名: 鬧娥
  • 字詞屬性: 詞組
  • 注音一式: ㄋㄠˋ ㄜˊ
  • 漢語拼音: nào é

"鬧娥"的解釋和用法
  • 釋義及組詞: 舊時元宵節婦女頭上插帶的裝飾品,用烏金紙剪成飛蛾,繫在針上。宋.楊無咎〈人月圓.月華燈影光相射〉詞:「鬧娥斜插,輕衫乍試,閒趁尖耍。」元.周密《武林舊事.卷二.元夕》:「元夕節物,婦人皆戴珠翠、鬧娥、玉梅、雪柳。」也作「鬧娥兒」、「鬧鵝兒」。
  • 字詞號: 029700083
"鬧娥"的擴展信息
用戶留言

暫無留言

請輸入您的名稱,自動過濾HTML標簽,請不要帶鏈接。
如果需要網站管理員與您聯係,請輸入您的郵箱,此郵箱不會被其他用戶看到。
請輸入留言内容,自動過濾HTML標簽,請不要帶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