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詞語:魯特琴 (注音:ㄌㄨˇ ㄊㄜˋ ㄑㄧㄣˊ)

詞語:魯特琴

《國語大辭典》中詞語“魯特琴”注音為ㄌㄨˇ ㄊㄜˋ ㄑㄧㄣˊ,拼音為lǔ tè qín,意思是樂器名。一種撥弦樂器。面平背駝,形似被剖成兩半的西洋梨,琴弦由四條到二十條不等。西元十四到十七世紀間相當流行。後世的梨形樂器如曼多林等,均屬魯特琴類。

  • 字詞名: 魯特琴
  • 字詞屬性: 詞組
  • 注音一式: ㄌㄨˇ ㄊㄜˋ ㄑㄧㄣˊ
  • 漢語拼音: lǔ tè qín

"魯特琴"的解釋和用法
  • 釋義及組詞: 樂器名。一種撥弦樂器。面平背駝,形似被剖成兩半的西洋梨,琴弦由四條到二十條不等。西元十四到十七世紀間相當流行。後世的梨形樂器如曼多林等,均屬魯特琴類。
  • 字詞號: 037440020
"魯特琴"的擴展信息
用戶留言

暫無留言

請輸入您的名稱,自動過濾HTML標簽,請不要帶鏈接。
如果需要網站管理員與您聯係,請輸入您的郵箱,此郵箱不會被其他用戶看到。
請輸入留言内容,自動過濾HTML標簽,請不要帶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