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踏青:
- 习俗: 約從唐代開始,清明節吸收了另外一個較早出現的節日—上巳節的內容。上巳節古時在農曆三月初三日舉行,主要風俗是踏青,反映了人們經過一個沉悶的冬天后急需精神調整的心理需要。由於清明上墳都要到郊外去,在哀悼祖先之餘,順便在明媚的春光裡騁足青青原野,也算是節哀自重轉換心情的一種調劑方式。清明前後正是踏青的好時光,所以成為清明節俗的一項重要內容。古時婦女平日不能隨便出遊,清明掃墓是難得的踏青的機會,故婦女們在清明節比男人玩得更開心,民間有"女人的清明男人的年"之說。
- 注音一式: ㄊㄚˋ ㄑㄧㄥ
- 漢語拼音: tà qīng
- 釋義: 春日到野外郊遊。古時踏青的日子因各地習俗不同而有差異,後世多以清明節前後出遊為踏青,故清明節也稱為「踏青節」。金.吳激〈浣溪沙.繡館人人倦踏〉青詞:「繡館人人倦踏青,粉垣深處簸錢聲。」《幼學瓊林.卷一.歲時類》:「三月上踏青之鞋,於今不改。」
2.掃墓:
- 习俗:清明掃墓,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其習俗由來已久。明《帝京景物略》載:“三月清明日,男女掃墓,擔提尊榼,轎馬後掛楮錠,粲粲然滿道也。拜者、酹者、哭者、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錠次,以紙錢置墳頭。望中無紙錢,則孤墳矣。哭罷,不歸也,趨芳樹,擇園圃,列坐盡醉。”其實,掃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際,清明掃墓則是秦以後的事。到唐朝才開始盛行。 《清通禮》雲:“歲,寒食及霜降節,拜掃壙塋,屆期素服詣墓,具酒饌及芟剪草木之器,週胝封樹,剪除荊草,故稱掃墓。”並相傳至今。
- 注音一式: ㄙㄠˇ ㄇㄨˋ
- 漢語拼音: sǎo mù
- 釋義:祭掃墳墓。 《宋史.卷三五二.唐恪傳》:「以延康殿學士知潭州,請往錢塘掃墓,然後之官。」也作「掃墳」。
3.蹴鞠:
- 习俗:鞠是一種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內用毛塞緊。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這是古代清明節時人們喜愛的一種遊戲。相傳是黃帝發明的,最初目的是用來訓練武士。
- 注音一式: ㄘㄨˋ ㄐㄩˊ
- 漢語拼音: cù jú
- 釋義:一種古代踢球遊戲,類似現今的踢足球。根據《事物紀原》的記載,起源於黃帝時代,流行於漢唐,宋代發展到巔峰,明清逐漸衰微。現在的踢毽子還留有蹴鞠的影子。明汪雲程著有《蹴鞠圖譜》,記載唐宋到元明間蹴鞠的比賽、遊戲的方法,以及球場的形式、規例。唐.杜甫〈清明〉詩二首之二:「十年蹴鞠將雛遠,萬裡鞦韆習俗同。」也作「踢鞠」、「踢毬」、「踢圓」、「蹴踘」、「蹴圓」 。
4.盪鞦韆:
- 习俗:秋千最早叫"千秋",相传秋千为春秋时齐桓公从北方民族山戎所传入,汉以后成为清明及其它如端午节、寒食节等节日的民间游戏。秋千最初是用一根绳子,以手抓绳而荡,后发展成于木架上悬挂两绳,下拴横板而成。秋千之戏在南北朝时已经流行。《荆楚岁时记》记载:"春时悬长绳于高木,士女衣彩服坐于其上而推引之,名曰打秋千。"唐代荡秋千已经是很普遍的游戏,并且成为清明节习俗的重要内容。由于清明荡秋千随处可见,元明清三代定清明节为秋千节,皇宫里也安设秋千供皇后、嫔妃、宫女们玩耍。
- 注音一式: ㄉㄤˋ ㄑㄧㄡ ㄑㄧㄢˊ
- 漢語拼音: dàng qiū qiān
- 釋義:1.玩鞦韆。人或立或坐於鞦韆上,兩手握繩,向前後搖盪。 2.搖擺不定。如:「他的英文成績總是在及格與不及格之間盪鞦韆。」
5.植樹:
- 习俗:清明前後,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植樹苗成活率高,成長快。因此,自古以來,中國就有清明植樹的習慣。有人還把清明節叫作“植樹節”。植樹風俗一直流傳至今。清明節植樹的習俗,發端於清明戴柳插柳的風俗。關於清明戴柳插柳,有三種傳說。最古老的傳說,是說為了紀念教民稼穡耕作的祖師—神農氏,後來由此發展出祈求長壽的意蘊。再晚點的傳說與介子推有關。據說晉文公率眾臣登山祭奠介子推時,發現介子推死前曾經靠過的老柳樹死而復活,便賜老柳樹為“清明柳”。更晚點的傳說是唐太宗給大臣柳圈,以示賜福驅疫。
- 注音一式: ㄓˊ ㄕㄨˋ
- 漢語拼音: zhí shù
- 釋義:種樹。如:「大量植樹,可綠化環境,調節空氣。」
6.放風箏:
- 习俗:清明放風箏也是清明時節人們所喜愛的活動。每逢清明時節,人們不僅白天放,夜間也放。夜裡在風箏下或風穩拉線上掛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燈籠,像閃爍的明星,被稱為“神燈”。過去,有的人把風箏放上藍天后,便剪斷牽線,任憑清風把它們送往天涯海角,據說這樣能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
- 注音一式: ㄈㄤˋ ㄈㄥ ㄓㄥ
- 漢語拼音: fàng fēng zhēng
- 釋義:利用風力讓紙鳶在空中飛動。如:「每到了春天,孩子們總愛三五成群在空地上放風箏。」也稱為「放紙鳶」。
7.射柳:
- 习俗:射柳是一種練習射箭技巧的遊戲。據明朝人的記載,就是將鴿子放在葫蘆裡,然後將葫蘆高掛於柳樹上,彎弓射中葫蘆,鴿子飛出,以飛鴿飛的高度來判定勝負。
- 注音一式: ㄕㄜˋ ㄌㄧㄡˇ
- 漢語拼音: shè liǔ
- 釋義:古代一種軍中遊戲。折柳枝環插在圓形的場地上,用闊鏃的箭來射,以射斷為勝。 《董西廂.卷八》:「也不愛耽花戀酒,也不愛打桃射柳,也不愛放馬走狗,也不愛射生獵獸。」元.無名氏《射柳捶丸.第四折》:「時遇五月蕤賓節令,都要打毬射柳,宴賞太平之世。」也作「乍柳」、「詐柳」。
8.蠶花會:
- 习俗:“蠶花會”是蠶鄉一種特有的民俗文化,過去清明節期間,梧桐、烏鎮、崇福、洲泉等地都有此項民俗活動。其中以洲泉的馬鳴廟和青石的雙廟諸的蠶花會最為精彩隆重。馬鳴廟位於洲泉鎮西,在當地有“廟中之王”之稱,每年蠶花會人山人海,活動頻繁,有迎蠶神、搖快船、鬧台閣、拜香凳、打拳、龍燈、翹高竿、唱戲文等十多項活動。這些活動有的在岸上進行,絕大多數在船上進行,極具水鄉特色。
- 漢語拼音:Cánhuā Huì
9.插柳:
- 习俗:清明節,中國民間有插柳習俗。專家介紹說,清明插柳習俗,其來源普遍存在三種說法。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趙之珩介紹,據說,插柳的風俗,是為了清明與柳紀念“教民稼穡”的農事祖師神農氏的。有的地方,人們把柳枝插在屋簷下,以預報天氣,古諺有“柳條青,雨濛蒙;柳條幹,晴了天”的說法。楊柳有強大的生命力,俗話說:“有心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柳條插土就活,插到哪裡,活到哪裡,年年插柳,處處成蔭。清明插柳戴柳還有一種說法:中國人將清明、七月半、十月朔看作是三大鬼節。清明節正是百鬼出沒頻頻、索討多多的時節。受佛教的影響,觀世音手持柳枝蘸水普度眾生,許多人便認為柳條有驅鬼辟邪的作用,把柳枝稱為“鬼怖木”。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中寫道:“取楊柳枝著戶上,百鬼不入家。”清明既然是鬼節,值此柳條發芽時節,人們便紛紛插柳戴柳以辟邪了。另外一種說法是,此俗是為了紀念介子推。介子推為明志守節而焚身於大柳樹下,讓晉文公和群臣百姓痛心不已。第二年,晉文公親率群臣爬上山來祭拜介子推時,發現當年被燒毀的那棵老柳樹居然死而復生。晉文公當下便將老柳樹賜名為“清明柳”,並且當場折下幾枝柳條戴在頭上,以示懷念之情。從此以後,群臣百姓紛紛效仿,遂相沿成風。清明插柳戴柳成為紀念介子推的一種象徵。
- 漢語拼音:chā liǔ
10.戴柳:
- 习俗:清明戴柳,有將柳枝編成圓圈戴在頭上者,也有將嫩柳枝刮結成花朵而插於頭髻者,還有直接將柳枝插於頭髻者。明朝田汝成《西湖遊覽志餘》提到,清明時節“家家插柳滿簷,青茜可愛,男女或戴之”。民間諺語說:“清明不戴柳,紅顏成皓首。”、“清明不戴柳,死後變黃狗。”、“清明不戴柳,來世變豬狗。”說明戴柳有辟邪功用,清明戴柳之俗遍見各地。清朝戴柳,在我國大部分地區都是為辟邪之用,但在一些地方有紀年華之義,有所謂“清明不戴柳,紅顏成皓首”之說。這種習俗是宋代“寒食”冠禮的遺存。宋代將男女成年行冠禮的時間統一定在“寒食”節,而不論生時年月,“凡官民不論大、小家,子女未冠笄者,以此日上頭。”(《夢梁錄》)戴柳即為成年標誌。據此,後世便有“紀年華”之遺俗,並演化成婦女戴柳球於鬢畔以祈紅顏永駐的習俗。在此,青青春柳,又有像徵青春之義。時值春季婦女戴柳,則表現出對青春年華的珍惜與留戀。
- 漢語拼音:dài li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