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明节习俗

1.踏青

  • 习俗: 约从唐代开始,清明节吸收了另外一个较早出现的节日—上巳节的內容。上巳节古时在农历三月初三日举行,主要风俗是踏青,反映了人们经过一个沉闷的冬天后急需精神调整的心理需要。由於清明上坟都要到郊外去,在哀悼祖先之余,顺便在明媚的春光里骋足青青原野,也算是节哀自重转换心情的一种调剂方式。清明前后正是踏青的好时光,所以成为清明节俗的一项重要內容。古时妇女平日不能隨便出游,清明扫墓是难得的踏青的机会,故妇女们在清明节比男人玩得更开心,民间有"女人的清明男人的年"之说。
  • 注音一式: ㄊㄚˋ ㄑㄧㄥ
  • 汉语拼音: tà qīng
  • 释义: 春日到野外郊游。古时踏青的日子因各地习俗不同而有差异,后世多以清明节前后出游为踏青,故清明节也称为「踏青节」。金.吴激〈浣溪沙.绣馆人人倦踏〉青词:「绣馆人人倦踏青,粉垣深处簸钱声。」《幼学琼林.卷一.岁时类》:「三月上踏青之鞋,於今不改。」

2.扫墓

  • 习俗: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明《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榼,轿马后掛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其实,扫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际,清明扫墓则是秦以后的事。到唐朝才开始盛行。 《清通礼》云:“岁,寒食及霜降节,拜扫壙塋,届期素服诣墓,具酒饌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树,剪除荆草,故称扫墓。”並相传至今。
  • 注音一式 ㄙㄠˇ ㄇㄨˋ
  • 汉语拼音sǎo mù
  • 释义:祭扫坟墓。 《宋史.卷三五二.唐恪传》:「以延康殿学士知潭州,请往钱塘扫墓,然后之官。」也作「扫坟」。

3.蹴鞠

  • 习俗: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內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 注音一式: ㄘㄨˋ ㄐㄩˊ
  • 汉语拼音: cù jú
  • 释义:一种古代踢球游戏,类似现今的踢足球。根据《事物纪原》的记载,起源於黄帝时代,流行於汉唐,宋代发展到巔峰,明清逐渐衰微。现在的踢毽子还留有蹴鞠的影子。明汪云程著有《蹴鞠图谱》,记载唐宋到元明间蹴鞠的比赛、游戏的方法,以及球场的形式、规例。唐.杜甫〈清明〉诗二首之二:「十年蹴鞠將雏远,万里鞦韆习俗同。」也作「踢鞠」、「踢毬」、「踢圆」、「蹴踘」、「蹴圆」 。

4.盪鞦韆

  • 习俗:秋千最早叫"千秋",相传秋千为春秋时齐桓公从北方民族山戎所传入,汉以后成为清明及其它如端午节、寒食节等节日的民间游戏。秋千最初是用一根绳子,以手抓绳而荡,后发展成于木架上悬挂两绳,下拴横板而成。秋千之戏在南北朝时已经流行。《荆楚岁时记》记载:"春时悬长绳于高木,士女衣彩服坐于其上而推引之,名曰打秋千。"唐代荡秋千已经是很普遍的游戏,并且成为清明节习俗的重要内容。由于清明荡秋千随处可见,元明清三代定清明节为秋千节,皇宫里也安设秋千供皇后、嫔妃、宫女们玩耍。
  • 注音一式: ㄉㄤˋ ㄑㄧㄡ ㄑㄧㄢˊ
  • 汉语拼音: dàng qiū qiān
  • 释义:1.玩鞦韆。人或立或坐於鞦韆上,两手握绳,向前后摇盪。      2.摇摆不定。如:「他的英文成绩总是在及格与不及格之间盪鞦韆。」

5.植树

  • 习俗: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中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清明节植树的习俗,发端於清明戴柳插柳的风俗。关於清明戴柳插柳,有三种传说。最古老的传说,是说为了纪念教民稼穡耕作的祖师—神农氏,后来由此发展出祈求长寿的意蕴。再晚点的传说与介子推有关。据说晋文公率眾臣登山祭奠介子推时,发现介子推死前曾经靠过的老柳树死而復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更晚点的传说是唐太宗给大臣柳圈,以示赐福驱疫。
  • 注音一式: ㄓˊ ㄕㄨˋ
  • 汉语拼音: zhí shù
  • 释义:种树。如:「大量植树,可绿化环境,调节空气。」

6.放风箏

  • 习俗:清明放风箏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箏下或风稳拉线上掛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箏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 注音一式: ㄈㄤˋ ㄈㄥ ㄓㄥ
  • 汉语拼音: fàng fēng zhēng
  • 释义:利用风力让纸鳶在空中飞动。如:「每到了春天,孩子们总爱三五成群在空地上放风箏。」也称为「放纸鳶」。

7.射柳

  • 习俗:射柳是一种练习射箭技巧的游戏。据明朝人的记载,就是將鸽子放在葫芦里,然后將葫芦高掛於柳树上,弯弓射中葫芦,鸽子飞出,以飞鸽飞的高度来判定胜负。
  • 注音一式ㄕㄜˋ ㄌㄧㄡˇ
  • 汉语拼音shè liǔ
  • 释义:古代一种军中游戏。折柳枝环插在圆形的场地上,用阔鏃的箭来射,以射断为胜。 《董西厢.卷八》:「也不爱耽花恋酒,也不爱打桃射柳,也不爱放马走狗,也不爱射生猎兽。」元.无名氏《射柳捶丸.第四折》:「时遇五月蕤宾节令,都要打毬射柳,宴赏太平之世。」也作「乍柳」、「诈柳」。

8.蚕花会:

  • 习俗:“蚕花会”是蚕乡一种特有的民俗文化,过去清明节期间,梧桐、乌镇、崇福、洲泉等地都有此项民俗活动。其中以洲泉的马鸣庙和青石的双庙诸的蚕花会最为精彩隆重。马鸣庙位於洲泉镇西,在当地有“庙中之王”之称,每年蚕花会人山人海,活动频繁,有迎蚕神、摇快船、闹台阁、拜香凳、打拳、龙灯、翘高竿、唱戏文等十多项活动。这些活动有的在岸上进行,绝大多数在船上进行,极具水乡特色。
  • 汉语拼音:Cánhuā Huì 

9.插柳:

  • 习俗:清明节,中国民间有插柳习俗。专家介绍说,清明插柳习俗,其来源普遍存在三种说法。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赵之珩介绍,据说,插柳的风俗,是为了清明与柳纪念“教民稼穡”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有的地方,人们把柳枝插在屋簷下,以预报天气,古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杨柳有强大的生命力,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荫。清明插柳戴柳还有一种说法:中国人將清明、七月半、十月朔看作是三大鬼节。清明节正是百鬼出没频频、索討多多的时节。受佛教的影响,观世音手持柳枝蘸水普度眾生,许多人便认为柳条有驱鬼辟邪的作用,把柳枝称为“鬼怖木”。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中写道:“取杨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清明既然是鬼节,值此柳条发芽时节,人们便纷纷插柳戴柳以辟邪了。另外一种说法是,此俗是为了纪念介子推。介子推为明志守节而焚身於大柳树下,让晋文公和群臣百姓痛心不已。第二年,晋文公亲率群臣爬上山来祭拜介子推时,发现当年被烧毁的那棵老柳树居然死而復生。晋文公当下便將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並且当场折下几枝柳条戴在头上,以示怀念之情。从此以后,群臣百姓纷纷效仿,遂相沿成风。清明插柳戴柳成为纪念介子推的一种象征。
  • 汉语拼音:chā liǔ

10.戴柳:

  • 习俗:清明戴柳,有將柳枝编成圆圈戴在头上者,也有將嫩柳枝刮结成花朵而插於头髻者,还有直接將柳枝插於头髻者。明朝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提到,清明时节“家家插柳满簷,青茜可爱,男女或戴之”。民间谚语说:“清明不戴柳,红顏成皓首。”、“清明不戴柳,死后变黄狗。”、“清明不戴柳,来世变猪狗。”说明戴柳有辟邪功用,清明戴柳之俗遍见各地。清朝戴柳,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是为辟邪之用,但在一些地方有纪年华之义,有所谓“清明不戴柳,红顏成皓首”之说。这种习俗是宋代“寒食”冠礼的遗存。宋代將男女成年行冠礼的时间统一定在“寒食”节,而不论生时年月,“凡官民不论大、小家,子女未冠笄者,以此日上头。”(《梦梁录》)戴柳即为成年標誌。据此,后世便有“纪年华”之遗俗,並演化成妇女戴柳球於鬢畔以祈红顏永驻的习俗。在此,青青春柳,又有像征青春之义。时值春季妇女戴柳,则表现出对青春年华的珍惜与留恋。
  • 汉语拼音:dài li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