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词语:崑腔 (注音:ㄎㄨㄣ ㄑㄧㄤ)

词语:崑腔

《国语大辞典》中词语“崑腔”注音为ㄎㄨㄣ ㄑㄧㄤ,拼音为kūn qiāng,意思是流行於我国江浙一带的剧种。始於元代,最初是江苏崑山一带民间所流行的清唱腔调,故称为「崑山腔」。明嘉靖年间,魏良辅以崑山腔为基础,综合我国各地方腔调,揉合南北曲,...

  • 字词名: 崑腔
  • 字词属性: 词组
  • 注音一式: ㄎㄨㄣ ㄑㄧㄤ
  • 汉语拼音: kūn qiāng

"崑腔"的解释和用法
  • 释义及组词: 流行於我国江浙一带的剧种。始於元代,最初是江苏崑山一带民间所流行的清唱腔调,故称为「崑山腔」。明嘉靖年间,魏良辅以崑山腔为基础,综合我国各地方腔调,揉合南北曲,以笛、管、笙、琵琶、锣鼓等为乐器,旋律婉转细致,擅长抒情,有「水磨调」之称,为集南北曲大成的时曲,是明代到清中叶以前我国主要的戏曲腔调。由於所唱的是曲牌,故称为「崑曲」;因以江南苏州崑山一带的语言演出,故也称为「崑剧」。
  • 字词号: 046580009
"崑腔"的扩展信息
与AI对话机器人交流
用户留言

暂无留言

请输入您的名称,自动过滤HTML標签,请不要带鏈接。
如果需要网站管理员与您联係,请输入您的邮箱,此邮箱不会被其他用户看到。
请输入留言内容,自动过滤HTML標签,请不要带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