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宋代五大民窑

汝窑

  • 注音一式: ㄖㄨˇ ㄧㄠˊ

  • 汉语拼音:rǔ yáo

  • 释义: 宋河南汝州所造的瓷器。其釉色以淡青为主,器身通体有极细的纹片。

  • 知识拓展汝瓷属五大名窑之首,窑址在今河南省宝丰县大营镇清凉寺村,宋时属汝州。考古发掘中发现的汝窑面积约为25万平方米,规模在当时已算很大。事实上,自宋初以来便有了汝窑的烧制,北宋晚期更是其鼎盛时期。汝窑以青瓷为主,“釉色天青色”“蟹爪纹”“香灰色胎”“芝麻挣钉”等是鑑別汝窑的重要依据。其中,蟹爪纹是指釉面开片的纹理毛毛扎扎;“芝麻挣钉”则是因烧造时足部用很小的支钉支起,然后把汝窑瓷器支在空中烧。这样烧制的瓷器烧好后,底部釉面会有几个点。汝窑瓷胎体一般较薄,釉层较厚,有玉石般的质感,釉面有很细的开片,而在造型上则比较庄重大方。由於汝窑传世的作品很少,据传不足百件,又因其工艺精湛,所以非常珍贵。

汝窑瓷器1.png              汝窑瓷器2.png                              

官窑

  • 注音一式: ㄍㄨㄢ ㄧㄠˊ

  • 汉语拼音: guān yáo

  • 释义: 1.宋朝大观、政和年间,徽宗於现在的开封设窑烧造瓷器,称为「官窑」。是宋朝著名瓷窑之一。
               2.明、清时代,江西景德镇御器厂所烧制的瓷器,称为「官窑」。

  • 知识拓展:宋代官窑由官府直接营建,分北宋官窑和南宋官窑。北宋官窑在北宋末年宋徽宗时才开始烧造,具体的窑址至今没有发现。宋高宗南渡后,在临安(今杭州)另设新窑,一个“置窑於修內司”,后又在“郊坛下別立新窑”。据分析,“修內司官窑”在杭州凤凰山脚下,而“郊坛官窑”则位於杭州的乌龟山一带。为了做出区分,北宋官窑被称为“旧官”,南宋官窑就称为“新官”。其中,“旧官”厚重,“新官”轻薄。

官窑瓷器1.png              官窑瓷器2.png    

哥窑

  • 注音一式: ㄍㄜ ㄧㄠˊ

  • 汉语拼音: gē yáo

  • 释义: 宋代章氏兄弟所造的瓷器,哥哥的称为「哥窑」,弟弟的则称为「章窑」。哥窑瓷胎细质白,有冰裂纹,以米色、青色居多,颇为珍贵。

  • 知识拓展哥窑与官窑类同,也有紫口铁足,也有开片,但至今其窑址不明,学界对其烧造年代也有分歧,有人认为並非是宋代,而是元代。许多瓷器在烧制过程中,为了追求工艺一般都不允许有太多的釉面的开裂纹片,但哥窑將“开片”的美发挥到了极致,产生了“金丝铁线”这一哥窑的典型特征:由於开片大小不同,深浅层次不同,胎体露出的部位因氧化或受污染程度也不尽相同,致使开片纹路呈色不一。哥窑瓷器釉面大开片纹路呈铁黑色,称“铁线”,小开片纹路呈金黄色,称“金丝”。 “金丝铁线”使平静的釉面产生韵律美。宋代哥窑瓷器以盘、碗、瓶、洗等为主。

哥窑瓷器1.png               哥窑瓷器3.png

钧窑

  • 注音一式: ㄐㄩㄣ ㄧㄠˊ

  • 汉语拼音: jūn yáo

  • 释义: 河南省钧州所出产的瓷器。瓷质细腻,釉色多变化,是艺匠在烧制时,利用铜的还原形成绚丽多彩的窑变。並运用纯熟的技巧,特殊的釉药,而突破以往瓷器上单一的色调,出现多种釉色的极品。以玫瑰紫、海棠红、月白等釉色最负盛名。也称为「钧州窑」。

  • 知识拓展钧窑主要烧造时期有说为宋、金、元,而有学者认为如今被定为宋代钧官窑的陈设瓷为明初永乐宣德时期烧造。钧窑有钧官窑和钧民窑之分,钧官窑窑址在河南禹州市(时称钧州)。钧窑典型特征就是“蚯蚓走泥纹”,它的形成是因钧瓷的釉厚且黏稠,所以在冷却的时候,有些介於开片和非开片之间的被釉填平的地方,会形成像雨过天晴以后,蚯蚓在湿地爬过的痕跡。

钧窑瓷器1.png               钧窑瓷器2.png

定窑

  • 注音一式: ㄉㄧㄥˋ ㄧㄠˊ

  • 汉语拼音: dìng yáo

  • 释义: 宋时定州所造的瓷器。胎薄如壳,半透明,表面细润光洁。以质薄、体轻、土细,色白,釉有泪痕者最佳。也称为「定瓷」。

  • 知识拓展定窑是最早为北宋宫廷烧造御用瓷器的窑场,也是宋代五大名窑中唯一烧造白瓷的窑场。定窑窑址在河北曲阳。定窑之所以能显赫天下,一方面是由於色调上属於暖白色,细薄润滑的釉面白中微闪黄,给人以湿润恬静的美感,另一方面则由於其善於运用印花、刻花、划花等装饰技法,將白瓷从素白装饰推向了一个新阶段。定窑造型以盘、碗最多。元朝文人刘祁在其《归潜志》中曾撰文讚扬定窑的精美,称“定州花瓷甌,顏色天下白”。

定窑瓷器1.png               定窑瓷器2.png